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6期   作者:霍颖秀
[导读]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水平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生家长,都给予学校及老师以高度的重视。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教育水平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生家长,都给予学校及老师以高度的重视。正因如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一定要尽可能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教育科研素养,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语文教学,帮助学生提升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除此之外,语文老师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素养带动整体的教学水平,对学校、对学生、对个人都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做法。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当中如何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素养,是当下所有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科研素养;提升策略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他们自身的教育科研素养并不仅仅影响他们自己,更多的是对学校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对其身边人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自身教育科研素养的提升,以此促进多方面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足够的重视教育科研素养,切忌将其视为无用之事。在实际的提升时,语文教师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基础开始,逐渐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素养,制定有效的提升策略,以此促进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一、教育科研素养的内涵与特质
(一)、内涵
教师的科研素养,通俗的说就是一个教师的综合素质,其是对一个教师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评价。其中涵盖了教育方面、心理学方面、科研知识及技巧等;包括了巧用参考文献的能力、开发教学方法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等等[1]。
(二)、特质
在一般情况下,教育科研素养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特点:首先是内隐性的特点,在正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教师在具体的教育科研过程中才能够从方方面的细节中,看到一个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的高低。也可以说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是内隐的,寄身于教师的综合实力和潜能当中。其次是综合性,这一特点更好理解,其主要指教师的综合实力,包括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比如组织管理班级的能力、学术研究的能力、教学专业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等等。第三是积淀性,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教师长年累月的进行积累,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第四是敏锐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特定的现象进行捕捉和判断。最后是实践性,当教师发现了现象和问题之后,需要通过实践来鉴定。这些能力不仅仅是共同的,同时它们也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教师缺失了其中的一部分,对于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二、教育科研能力的基本构成
对于语文老师而言,在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教育科研素养的基本构成。其构成主要依靠三方面:首先是思想素养,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认识到自身的教学地位,包括自己参与教学工作的终极目标,竭尽全力帮助学生提升其语文学科素养,使其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语文老师在提升自身教育科研素养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强烈的科学研究欲望,认真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对于相应的理论研究也要保持始终如一的兴趣,这样才能够时刻保持对于教育科研的热情,以此不断的督促自己提升教育科研素养。其次是理论素养,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相应的语文知识储备和理论储备,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带来专业的语文教学,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当然,除了语文教学相关的知识与理论储备之外,语文老师还需要了解教育经济学、教育伦理学等理论,并善于在教学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挑选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后是能力素养,包括语文教学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创造与创新能力等等,语文老师只有具备了所有的能力,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2]。


三、小学语文教师提升教育科研素养的策略
(一)、在不断的学习中夯实教育科研理论基础
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积极的教育科研,更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当中不断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为后期的教育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过程中,需要语文老师要以自身的语文教学工作为基础,并以此了解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基础,结合教学工作当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教育科研,并从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及认识,促进自身教育科研素养的提升。
(二)、在丰富的教育科研实践过程中锻炼提高
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专业相关现象,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对这些现象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并通过活动了解其中的实质。对于语文老师而言,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科研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素养,是一个非常精准的途径。语文老师在进行教育科研实践活动时,其可以零距离的接触特定现象,并亲身探索其实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深语文老师对于该现象的记忆和理解。并且不同层面的问题或现象也会带给语文老师以不同的答案和发现。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中包含的内容也非常多,针对写作、阅读和识字都可能会出现一些相应的教育科研现象,在不同教学方向上可以了解到全新的理论知识[3]。
(三)、在对外学术交流和与他人合作中发展提升
语文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同时也要积极与其它学校的语文老师、语文学科领域内的专家进行交流,获得语文科学教学、教育科研工作的最新消息,为自己今后的教学和教育科研做铺垫。同时,语文老师通过交流和合作,可以了解别人的长处,并用以弥补自己的短处,为自己教育科研素养的提升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提升语文教师教育科研素养需要正确处理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教育实践与教育科研的关系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教育科研工作是为教学实践服务的,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素养,才能够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语文老师需要足够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具体的工作当中正确看待二者,通过科研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教学情况促进科研活动。
(二)、正确处理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的关系
无论是在任何工作岗位或是工作人员,其理论都是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因此,语文老师在处理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的关系时,也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教育经验是教育理论的前提。教育科研工作是推动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老师一定要善于利用自身的理性思维,对总结出的经验进行分析,找出内在的联系,并促进自身教育科研素养的提升[4]。
(三)、小学教育科研的价值定位
针对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性质和工作目的,其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主要是为了提升语文教师的综合实力,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其价值定位会督促语文教师进行相应的教育科研工作,并以此促进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当前的教学实情,并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为语文教学带来更好的效果[5]。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以教育科研工作带动语文教学,以语文教学促进教育科研工作。当然,语文教师要挑选合理的教育科研选题,并使其能够应用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当中,在促进自身教育科研素养提升的同时,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吕清香.区域教育科研效益提升之策[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4):23-24+36.
[2]吴桐舒,麦融冰.高校教育科研的逻辑审视与路径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03):86-89.
[3]何颖.融研于教: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提升——以南京市鼓楼区个人课题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8(Z4):78-81.
[4]郭德震.论现代语文教师的科研素养及其发展[J].中国农村教育,2018(08):20.
[5]何梅.中小学班主任教育科研素养的内涵及其意义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9):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