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6期   作者:黄春梅
[导读] 本文深入分析了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现状,然后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现状,然后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引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学科教学活动的指导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读写能力是汉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读写教学的有机结合旨在充分优化教学过程和科学部署教学目标,实现读写技能的协调提高。以渗透率为核心的总体教学目标,必须着眼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指导的过程中优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并以学生为基础,体现对学生全面发展可能性的关注。
一、核心素养的指导意义
        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构成的三大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文化基础包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包括自主学习和健康生活,社会参与包括责任和实践创新。在核心素养概念的指导下,读写结合可以摆脱传统的读写结合形式,转变为文化、自主和社会性,可以极大地丰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内涵。传统的阅读和写作与教学和考试挂钩,并特别强调单词和句子的使用,显示表达的修辞技巧和主要思想。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与学生的个性结合,从学生的全面和未来发展出发,其意义远远超出了考试的意义。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现状
(一)在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过于机械化
        在汉语教学中,教师的读写结合太机械化了。尽管许多教师具有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意识,但他们经常在教学实践中陷入传统的教学形式。在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阅读后进行模仿学习。例如,如果学生学习旅行相关的文章,则老师会要求学生模仿该文章来写旅行笔记,这种教学形式没有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影响读写结合的实施。
(二)在语文教学中,存在读写分离的现象
        尽管教学改革仍在继续,但许多教师也意识到我国读写结合课程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中仍有读写分离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培养。许多教师对培养学生读写之间的关系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他们并没有真正将两者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而忽略了学生的读写结合。在写作教学中,他们也只是一味地强调写作,而没有在文章写作中反映阅读的效果,使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无法有效地结合。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思考
(一)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基本知识积累相对较少,因此,除了让学生掌握某些教科书知识外,教师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不断扩大课外阅读量,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做阅读笔记,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在阅读时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以使学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单词和句子,并可以灵活地写作。例如,《再见了我的亲人》中有一些句子就可以摘抄,例如:(1)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这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吗?这两个句子表达了作者的强烈思想和感情,值得学生认真的体会。教师可以使用它来安排学生描写关于战士的作文,让学生开始进行自主思考。


(二)读写结合,促进思维发散与能力提升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不高,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强化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要求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机会。在识字与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影响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与阅读材料有关的问题情景,作为指导学习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空间,并促进发散思维的发展。例如,在阅读《小马过河》一课的指导过程中,小马妈妈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在这一句子中,学生应在阅读过程中深刻理解该句子的含义,同时以该句子的核心思想为基础,指导学生发散性思考,例如:“他在听妈妈的话吗?小马的母亲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真相?如果你是小马,会怎么做?生活中,您遇到过与小马一样的麻烦吗?您是如何解决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逐步深化提问引导,课文和学生的实际生活逐渐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三)勤写勤练,以写引读
        通过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内化文章中的写作技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可并通过写作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文章,并学习在阅读过程中分析文章结构。例如,当学习文章《秋天到》时,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阅读关于季节的描述,然后谈论他们最喜欢的季节或气候。一些学生喜欢春天,因为花朵盛开,风景秀丽。有些学生喜欢冬天,他们可以和朋友们堆雪人和打雪仗,他们很高兴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季节和气候来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完成后,老师将带领学生再次查看文章,让学生看到作者在写自己喜欢的季节时是如何描述的。通过欣赏和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与作者的描述结构相比,了解作者在描述过程中使用的阅读技巧,并逐步发展其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汉语是一门文化学科,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改善其日常教学和生活中的文化基础,发展多读、多写、多文学经典传播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扩大自己的视野阅读和写作能力。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生素质的核心,也是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阅读和写作的结合并不是阅读和写作的简单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深刻理解读写结合的丰富教学价值,不断丰富读写结合,以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多练习,多总结,避免因现状而满足,固守有限的课本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施核心素养是指导汉语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有必要根据核心素养目标的要求建立有效的教学方法体系,以支持学科教学活动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小学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指导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读写结合结合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了教学活动效率,对促进核心成绩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以期充分实现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简而言之,核心素养概念的完美统一与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汉语教学的丰富性对促进汉语教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核心素养概念的实践以及读写的结合都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教师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养成习惯和毅力,以帮助学生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燕清.以读导写以写促读——“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21(04):156-157,160-161.
[2]]陶凌,王柏松,王俊杰,菅艳刚.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语文智慧教育案例研究——以《趣味正音字》一课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21(03):206-208,210-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