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暂控期间口腔门诊部的护理防控流程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月4期   作者: 董雪
[导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暂控期间口腔门诊部的护理防控流程


 董雪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西区门诊部;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暂控下,为了满足牙痛急症患者的需求和防止疫情再次扩大蔓延,我门诊部实行电话、微信等初筛预约制,严格执行诊室消毒、诊间消毒、预检分诊和操作分区等护理防控措施,以防止交叉感染和尽量减少气溶胶扩散所致的传播风险为目的,确保门诊工作安全有序的开展。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口腔门诊部、感染防控、护理流程
    感谢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们日夜奋战抗击疫情,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得到了暂控,但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疫情暂控期间口腔门诊开展诊疗和护理还是有较大的风险,但“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突发的牙痛急症,口腔医护人员不得不在疫情暂控期间对急性牙髓炎等急症病人进行治疗,为有效防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致的疫情再次扩大蔓延,我门诊部对疫情暂控期间就诊的病人应实施有效的护理防控措施,流程如下。
1、开诊前准备
1·1健康上报   门诊部医护人员还是每日向医院上报健康情况,有无发热、咳嗽、乏力、感冒等异常症状,以确保口腔门诊部一线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良好。
1·2区域环境准备    分诊台台面、收费前台处、诊室工作台以及诊室地面和候诊区等公共区域地面,每日用有效氯含量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不少于3次,诊疗区和候诊区等公共区域要求开窗通风,并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紫外线灯照射30—60分钟,一天两次,严格执行“一人一诊一室”防止交叉感染,椅位水路中应加含氯消毒片等广谱抗微生物消毒剂,以减少治疗中产生气溶胶的细菌含量。每日体温枪应用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数次。
    椅位诊间消毒在病人上椅位前和下椅位后都应该进行。(1)开诊前先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回吸强弱吸唾管,冲洗吸唾管路,水/气枪等各30秒,以保持各水路通畅,(2)洗手、戴手套(3)使用消毒湿巾对牙椅的综合治疗台进行全面擦拭消毒(顺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具体顺序为:护士吸唾区的水/气枪,把手→冷光灯开关,把手及头靠,椅背,椅座→医生治疗区台面,把手及高低速手机接头,水/气枪→处置用过的擦拭纸巾和手套。(4)用避污膜覆盖治疗中易接触的牙椅部位(顺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护理吸唾区:水/气枪,把手→冷光灯开关,把手,头靠→医生治疗区台面,把手,高低速手机接头,水/气枪。(5)再次冲洗各水路30秒。(6)洗手。
2、预检分诊
    就诊患者尽量使用电话、微信等平台进行预约,预约前进行初筛,如不是牙痛急症的患者,建议根据疫情进展择期进行,有发烧和疫情接触史者暂不进行预约,对急症患者应控制好预约时间节点,尽量避免多位患者集中在同一时间段就诊,避免聚集性风险。
    门诊部入口分诊台设体温监测点,预检分诊护理人员按照一级防护要求进行防护,与患者交流过程中至少保持一米的距离。护理人员应指导所有就诊人员正确佩戴口罩,手消毒、鞋底消毒以及进行体温检测,同时询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并以电子登记方式做好病人就诊信息登记,以便追踪随访。测出体温<37.3℃既无疫情接触史又无相关症状者,请继续佩戴好口罩在候诊区域间隔就坐等待就诊。
3、用物、医护人员准备
3·1用物准备   护理人员应按治疗需要量,常规准备急症所需的物品和耗材,如一次性治疗盘,已消毒灭菌的敷料、冲洗药液、低速手机、器械、注射器、麻药、吸唾管、水杯、3%双氧水、洗必泰漱口液等,避免药品、用物的污染和交叉感染。
3·2医护人员准备   诊室内进行治疗操作的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二级防护要求,六步洗手法洗手,严格落实“两前三后”手卫生原则(两前: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三后:接触病人后,接触病人体液后,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后),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带外科口罩,带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白大褂外加套一件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鞋套等,操作前再次进行手消毒后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4、护理配合
    在疫情还未完全解除的特殊时期,建议口腔治疗操作均采用“六手操作”,即在“四手操作”基础上,借鉴手术室“巡回护士”的概念,增设一名护理人员,明确划分操作清洁区和污染区,由巡回护士和椅旁护士共同协助医生完成治疗,以免使椅旁护士的手成为传染媒介增大了感控难度,这样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又避免了交叉感染。
    准备完毕后,椅旁护士主动到候诊区按预约顺序呼叫病人,并再次对呼叫到的病人进行接触史问询及体温检测,体温<37.3℃者,经手消毒后,由护理人员引导进入诊室,并关切的询问,大致了解患者牙痛的情况,使患者从情感、心理上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安排患者坐上椅位后,让其摘下口罩,放入一次性封口袋内,并含漱3%双氧水或洗必泰3分钟,进行口腔预消毒,以降低空气中的污染物扩散和减少口中的菌落数。巡回护士应当病人面拆开一次性治疗盘,严格无菌操作,放入治疗所需的敷料后,把治疗盘平稳轻放在医生治疗台上,将消毒胸巾递给椅旁护士帮助病人系好,并由椅旁护士进行椅位的灯光调节。
   医生与患者进行交流时,两名护士都应注意倾听交流内容,并做出初步的护理诊断和计划,待治疗方案确定后,准确有效的实施各自的护理措施。从医患交流和医生用三件套器械(口镜、镊子、探针)为病人检查的过程中,了解到该病人为急性牙髓炎患者,需要在局麻下进行开髓治疗。
   椅旁护士首先应询问患者是否空腹或有无药物过敏史等,如无以上情况,巡回护士应让患者签署治疗同意书和麻醉同意书等,完毕后进行手消毒,戴一次乳胶手套,对该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用物准备,护士治疗台应离椅位有一定的距离,以防病人飞沫喷溅时污染台上的药液及用物,同时也避免巡回护士在传递药品和器械时,碰撞到椅位医护人员的肢体,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以及造成消毒物品还未经使用就已污染。抽吸好的麻药由巡回护士传递于椅旁护士,(传递过程中避免与之手套相接处)再由椅旁护士左手握住注射器1/3端,针头方向朝向自己,将注射器手柄传递于医生手中,同时取下针帽,待注射完毕后,接回注射器,套上针帽,放置于一次性治疗盘内。
    在等待麻药起效的过程中,椅旁护士除了密切观察患者状况外,
还应把对患者的关怀放在首位,给予心理安慰,以消除患者因疫情还未完全得到解除就突然牙痛而产生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巡回护士将准备好的橡皮障套装放入一次性治疗盘内,由椅旁护士协助医生在病人口内安放橡皮障,同时,巡回护士拆开塑封袋,露出已消毒的低速手机尾端与管路连接好,放置于医生操作台再将塑封袋完全取出,以免污染。
    待麻药起效后,巡回护士传递挖器于椅旁护士手中,再由椅旁护士(用平行器械交换法)左手拇指、食指及中指握器械远端,传递给医生,医生接器械近端,对患牙进行手动去龋,用完后的器械再次由椅旁护士伸直小指,医生放器械于小指上,护士沟回器械放置于一次性治疗盘内,器械交换均在病人胸前区域进行,防止损伤病人面部。联合使用低速手机进行开髓治疗时,椅旁护士应用强力吸引器及时吸尽唾液和水雾,医护操作准确、轻柔,以尽量减少气溶胶的扩散。巡回护士根据医生指示将药物和水棉球在不接触一次性治疗盘内壁的情况下放入盘中,再用干棉签尾端(根据患牙洞型大小)取暂封膏,传递给椅旁护士,由椅旁护士协助医生为患牙封药。
    治疗结束后,巡回护士收拾好护士治疗台用物后,取下手套,经手消毒,用电脑进行划价。椅旁护士则请患者下椅位并及时、正确佩戴好口罩,交代患者注意事项和缴费。建议患者使用微信或支付宝等便捷方式缴费,尽量避免使用现金,防止交叉感染,患者结账离诊后,收费人员应立即进行手部、前台物品消毒。
5、椅位的消毒
上一位病人就诊完毕后,下一位病人上椅位前由椅旁护士应再次进行诊间消毒。使用强弱吸唾管回吸1000mg/L含氯消毒液,冲洗吸唾管路、水/气枪等各30秒,整理上位患者使用后的物品,依次(顺序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取下综合治疗台的避污膜,脱下手套,再次洗手,戴干净手套取消毒湿巾重复两次上述的诊间消毒流程,以及进行空气消毒,消毒完毕后,准备迎接下一位病人。每日椅位水路使用后排出的污水,应严格按环保部门要求,用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
6、用物处置
所有一次性使用物品“一人一用一弃”,如吸唾管、手套、避污膜等均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严格处置,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置于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内,并采取"鹅颈式"封扎,在垃圾袋表面做好标识以提示运送人员,按医疗废物处理规范处置,并于24小时内转出。
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应“一人一用一消毒/灭菌”,器械应分类浸泡、消毒,高度危险口腔器械应达到灭菌水平,中度危险器械应达到灭菌或高水平消毒,低度危险器械应达到中或低水平消毒。
7、结语
    望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暂控期间,我口腔门诊部开展的护理防控流程能够有效的防止交叉感染和疫情的蔓延,并得到众患者的认同,以及口腔临床护理的推广和应用。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一切力量,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能够早日彻底的解除。


参考文献
【1】毕小琴;熊茂婧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口腔颌面外科的护理防控.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20.02
【2】赵佛容.口腔护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05
【3】钟昌萍;张芸;刘锐.The applications and problems of four or six hands operation in dental practice%国内口腔诊疗中四手操作和六手操作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中华护理杂志,049(11):1405-14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