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体会和早期干预用于伤残患儿的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月4期   作者: 郑碧芳 何岳义
[导读] 探究康复护理应用于脑瘫患儿和伤残患儿早期干预中的作用


   郑碧芳     何岳义
   (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眉山620010)
   摘要: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应用于脑瘫患儿和伤残患儿早期干预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和伤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脑瘫患儿25例、伤残患儿25例)和观察组(脑瘫患儿25例、伤残患儿25例),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干预以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前后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得分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护理后ADL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瘫患儿和伤残患儿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儿的身体康复。
   关键词:脑瘫患儿;伤残患儿;早期康复护理
   
   前言: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我国新生儿数量增长迅速,脑瘫患儿和伤残患儿数量也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本文中,笔者选取50例脑瘫患儿、50例伤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瘫患儿、伤残患儿的作用,具体探究过程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和伤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本次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且所有患儿家长均知晓此次研究、并签署同意研究证明。
   对照组患儿50例(脑瘫患儿25例、伤残患儿25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0.2~6.0岁,平均年龄(3.1±0.3)岁,其中伤残患儿均为新生儿。观察组患儿50例(脑瘫患儿25例、伤残患儿25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0.1~6.3岁,平均年龄(3.2±0.2)岁,其中伤残患儿均为新生儿。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无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护理为:护理人员对患儿的饮食、作息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护理,并定期对患儿身体数据进行检查、记录,如有异常状况则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主要护理为[2]:
   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和患儿进行交流沟通,用温和、耐心的态度微笑对待患儿,对于年岁较小的患儿,护理人员可积极的和患儿以游戏互动方式交流,提高自身和患儿的亲和度,消减患儿心中的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促使患儿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②饮食细致护理:面对年岁较小的患儿,护理人员应鼓励患儿家长继续保持母乳喂养,年岁稍大的患儿可进行母乳、流食等混合喂养,且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为佳,并严禁患儿家长随意给患儿服用其他的食物;同时,对于进食困难患儿,护理人员还可进行进食训练等。
   ③言语训练:护理人员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使用较为简洁明了的语句、词等对患儿进行沟通训练,并配合手势、表情等,让患儿能够更加的理解、记忆、练习,随后可根据患儿的状况适当增加难度,同时,护理人员还需鼓励患儿家长多多与患儿进行交流,提升患儿的言语交流能力。
   ④肢体训练:护理人员可采用按摩的方式对患儿的肢体进行被动锻炼,同时还可和患儿以游戏的方式进行主动的肢体锻炼,并鼓励患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与患儿继续进行。
   ⑤安全护理:脑瘫患儿以及伤残患儿年岁较小,且存在各肢体功能障碍,对外界物品判断能力较弱,所以护理人员在病房内需将锋利的器具、桌角等均妥善处理,避免患儿误伤自己。
   1.3评判标准
   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前后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得分状况。护理效果纳入:显著、有效、一般三种状况,显著:患儿身体康复、智力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患儿身体状况好转明显;一般:患儿身体状况与护理前无明显区别。总护理有效率=显著+有效。ADL得分区间0~100分,分值越高,患儿生活活动能力越强,本文患儿得分由护理人员和家长共同评定[3]。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6.0系统分析、处理,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卡方检验,P<0.05。
   
   2.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小儿脑瘫疾病又名小儿大脑性瘫痪,是指新生儿出生一个月后其脑部发育仍未成熟,且是非进行性脑损伤所导致的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中枢神经功能综合征[4]。由于新生儿较为脆弱,在母体中时容易受到药物因素、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伤残状况,其中小儿脑瘫便是较常见的新生儿脑部伤残类疾病[5]。在本文中,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后ADL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由此表明,对脑瘫患儿以及伤残患儿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起到极为良好的护理效果,促进患儿身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儿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利于患儿的健康成长,值得被大力的推广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杰.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早期干预及效果体会[J]. 当代医学, 2016, 22(34):128-129.
   [2]刘瑞雪.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4):207-208.?
   [3]李娟,赵雪频,陈伟飞, 等.早期康复干预模式改善脑损伤早产儿的智能、运动功能及预后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3):47-49,53.
   [4]王颖. 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早期干预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6):178-179.
   [5]陈素梅. 康复护理在脑瘫患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70):13758-137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