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技工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教学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徐艳华
[导读] 课程思政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课程教学内容中有效的融入思政元素。

广东肇庆市商务技工学校   徐艳华  526000

摘要:课程思政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课程教学内容中有效的融入思政元素。本文为了落实国家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分析技工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探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探索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在教学上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字: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技工院校;
        1.引言: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教师座谈会上再次指出“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同时,还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1],对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再次强调。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更好融入课程思政实践,已成为技工院校和高等教育的关注重点。
        “思政课程”是指思想政治类的课程,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单独的课程,而是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观、人文关怀融入到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
        2.体育与健康课程概况
        技工院校开设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传授为主要内容,以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课程。对于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是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2]。
        技工院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传授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具备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必备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引领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3.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是各民族的信仰和追求。体育教育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体育精神的体现。体育运动中有了思政,体育才会变得更有活力、更有秩序和更规范[3]。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不仅要育体,学会锻炼身体和掌握健康知识和与职业相关的健康安全知识;更要育心,要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发扬体育精神,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增强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弘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自豪感。
        4.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
        4.1教师队伍建设
        要做好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前提是要有一支政治觉悟高、素质优良的教育者队伍,教育活动才能组织、才能进行、才能提高、才能发展[4]。在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实现言传身教,必须要求任课教师具备较高的职业综合素质。


首先,任课教师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不断进取的体育精神,高尚的道德人格。其次,体育老师要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的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体育课堂中,教师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教师举止得体、谈吐文明、言行一致,不仅树立良好的体育教师形象,而且潜移默化改变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再次,体育老师还要全面深入掌握课程知识,能发现课程知识内容的内在联系。能熟练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有较高的组织教学能力。最后,在对教学内容熟悉的基础上能有效的找到课程的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能融会贯通,寓于其中,让课堂成为课程思政和传播正能量的阵地。
        4.2课程教学目标思政融合
        技工院校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健身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实践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5]。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6]。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价值观和实现学科的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应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知识,充分发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梳理出本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4.3课程思政案例的构建
        构建一批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案例讲授特定的知识点,在案例中加入思政要素,可以有传统文化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顽强拼搏教育等。在排球课上可以隐形渗透团队建设、为国争光、坚忍不拔、超越自我、不怕苦不怕累的女排精神等思政元素;在兴奋剂知识讲解时可以把珍爱健康、维护体育公平公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思政元素渗透在里面;在田径类教学时可以把不怕困难、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意志的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在武术教学时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武术精神、文化自信的思政元素融合。
        4.4教学效果
        经过将近一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教学,在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在12个教学班级,通过学生课堂表现和课堂实践、课堂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巡教人员和学生的评学评教反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普遍提高,测试成绩有了明显好转,学生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实现预期知识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学效果显著。
        5.结束语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不但掌握了所学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还具备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公平公正的竞争意识,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的良好心态和团队意识。在后续的教学中还要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自身优势,有的放矢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参考文献:
[1]何松,陈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教育观察,2019,8(39):123-125.
[2]李小伟.如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健全人格[J].中国学校体育,2018(10):6-7.
[3]郑峰.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农村教育,2020(05):5.
[4]李晓延.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J].人民论坛,2018(35):121-123.
[5]季浏.学科核心素养下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第四届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大会主题报告摘登[J].体育教学,2018,38(01):6-9.
[6]李志刚,陈珂琦,胡滨,陈世雄,高琬鑫.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提升教材育人价值——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介绍[J].中国学校体育,2019(08):19-23.
作者简介:徐艳华,(1980-),女,广东四会人,讲师,主要研究: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