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苏俊杰
[导读] 分层教学法是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福建厦门市槟榔中学    苏俊杰   361004

摘要:分层教学法是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就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途径展开探索,从分层教学的针对性、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拓展训练、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给出完善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途径给出参考,以此,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引言:分层教学法是在考虑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展开的具有一定区分度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这一实践性的教学项目中,分层教学法可以更好的实现学生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学习与理解,以初中物理沪科版为例,针对于教学实际特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学水平发展。
        一、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初中阶段,学生刚接触物理学科,是学生物理知识打基础的阶段,如学生对于什么是物理还存在一定的疑惑性,通过物理学习可以深化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的能力。需要学生夯实物理理论知识,并更好的应用于物理实践,以此促进物理实践教学效能与物理理论目标的协调统一。因此,在实验教学中,需要教师依据实际教学情况,针对学生在物理学科中发展水平的不同,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以此促进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控,完善教学课程的科学安排。
        例如:在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有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的科学探究板块,这一内容是利用电流表进行关于串联电流以及并联中各分路电流的探索,需要学生对于并联与串联电流的基础知识进行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电流表的安装,以使实验结果与学科知识能够起到互相印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于电流知识掌握的不同,可以按照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实验的分层,以此使得基础知识掌握好的学生能够加深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进度慢的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针对性。
        二、依据不同分层选择教学策略
        在进行物理的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针对于教学目标的实际要求,围绕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以此提升实验教学的传授性;另一方面,要按照学生的发展情况,针对于学生对于物理的认知程度的不同,结合教学方法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以此加强物理知识的深入教学。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有浅有深,依据分层教学法进行物理实验的教学可以有效满足知识掌握较差的同学对于提升基础知识的需求,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分层式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在知识拓展与拉伸方面的需求。
        例如:针对于教材中有关大气压强的章节中,有托里拆利实验的课程安排,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由吸管都是可以吸出饮料来引出实验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会联想到吸管可以吸出饮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存在,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可以依靠这一现象加深大气压强的理解,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实验教学策略[1]。



        三、利用分层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与方向,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引导下的开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要依靠实验对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分层教学,还要按照分层教学法的指导对于实验目标进行划分,使得实验目标与物理实验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结合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不同层级,通过教学实践有效的实现教学的目标。物理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层级间的学生对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具有不同的需求,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初中知识与更好阶段知识的衔接,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的目标是实现基础性知识的掌握。
        例如:教材中有关于固体融化时温度变化率的实验内容安排,第一层次的教学目标是教师要指出在固体熔化时不同物质对于物体熔点的不同相关知识;第二层教学目标是通过实验对于熔化现象的探究,从不同物质、熔化温度以及固体熔化是需要的条件进行熔化的探究;第三层是学生要借助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按照自身不同的实际能力,强化教学内容向沸腾、升华等方向的拓展[2]。
        四、针对分层制定拓展训练
        物理学习是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应用于实践的教学内容,仅依靠课堂内容进行物理的学习是不够的,需要教师以课堂内容为基础,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以此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拉伸物理的实践教学效能,实现物理的技能型课程目标的落实。
        例如:在教材中关于力的章节有杠杆平衡条件的科学探究内容,教师通过科学仪器在课堂上对于基本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讲解之后,可以依靠学生对于知识掌握层级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课程拓展方案,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杠杆问题的能力,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在生活中针对于生活中不同的杠杆现象进行杠杆支撑点以及里的计算的先关拓展内容。
        五、借助分层优化教学评价
        分层教学评价,是依据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试卷的制定以及评分的标准上进行层次性划分,可以在试卷中,按照不同的难度,设定选答题、必答题以及附加题区域,以此,满足不同的学生在教学评价考核机制中的需求,提升学生在评价体系中的成就感。知识掌握程度较高的学生可以选择较难程度的题目进行解答,知识掌握稍显薄弱的学生若选用一套试卷会导致其对于物理学习自信心的丧失,因此,要采用分级评价的方式,以此调动每个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
        结论:综上所述,为实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需要加深分层教学法与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融合,针对于学生学习程度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分层教学法的教学可以更好的实现对于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有效提升,拉伸教学效能,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林多斌.物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10):291.
[2]刘永明.物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73+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