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养初中生健康心理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周俭颖
[导读] 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关键,这一教育板块对学生的良性成长以及发展意义重大

辽宁省本溪市第二十七中学   周俭颖

摘要: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关键,这一教育板块对学生的良性成长以及发展意义重大,初中生正处于个人人生三观树立的重要时期,老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要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了解学生的健康心理状态,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为核心,保障初中生能够在一个更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实现自身的健康成长以及发展,始终保持坚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关键词:班主任 初中生健康心理 实践探究
        一、树立学习榜样
        老师是学生成长和发展道路上的指路人,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和直接,老师需要通过树立学习榜样的形式来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保障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老师的正确做法以及思维模式,学会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真正实现自身的良性成长及发展。班主任个人需要注重不断的学习以及提升,保障自己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个人独特的个性、意志、情感、思维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老师的魅力,进而实现自身的良性成长及发展。
        在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之中,班主任需要坚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以及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以个人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心理素质来引导学生,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班主任需要注重个人心理素质的提升,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兢兢业业、热爱工作,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班主任需要做到头脑清晰、冷静应对,结合个人的主观判断以及教学经验化解各种教学矛盾,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以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实现个人的顺利社会化。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长规律有所区别,老师需要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班主任的引导作用以及价值,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二、创设心理环境
        初中生健康心理培育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老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以及互动,了解影响学生健康心理的各类要素,以此来实现针对性的调整,保障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以及空间。其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直接和深远,班主任需要了解学生在自主参与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分析客观条件的教育价值以及负面影响,充分利用环境这一重要的教育教学载体来引导学生,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保障学生能够拥有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和状态。



        初中生会经常参与不同的班集体活动,班级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明显,老师需要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民主的情感气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互动,鼓励学生与他人实现情操、情趣和思想、情绪上的相互感应,进而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规范指明道路及方向。在创设不同心理环境的过程之中,班主任需要注重集体舆论的正确引导,加强学生心理习惯的养成,了解不同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注重对学生行为举止上的规范,保障学生能够在宽松温馨的学习氛围之下拥有更多的愉悦体验,从而实现个人的身心和谐发展。除此之外,班主任还需要注重班级规章制度的构建以及完善,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校纪校规来规范和引导,以正面鼓励和引导为核心,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提升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以树立良好的班风和集体舆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在集体活动参与的过程之中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
        三、与学科教育结合
        综合上文的相关论述不难发现,初中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工作比较复杂,为了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老师需要将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培养工作相结合,关注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强化学生的中心地位,明确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核心要求,不断训练学生的智力和心理,发展学生的智力,锻炼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及发展。班主任需要加强与学科老师之间的联系以及沟通,鼓励老师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略,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释放学生的天性,避免学生出现消极应对的情绪以及各类心理障碍。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有所区别,在与老师进行交流以及互动的过程之中班主任需要积极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理念以及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方略,分析学科老师的教学方法,保障学科老师能够意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而主动为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及帮助,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拥有更加健康的心理,进而高效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提升个人的学科学习成绩。
        四、结语
        初中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班主任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积极创设良好的心理学习环境,将这一工作与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整体上提升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保障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以及成长。
参考文献
[1]蒋生福. 班主任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J]. 宁夏教育科研, 2010, 000(003):P.44-44.
[2]林雨鑫. 班主任培养初中生健康心理的实践[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2010, 026(008):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