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变配电技术一体化实训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董铭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学模式与内容也在经历改革与进步。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董铭    272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学模式与内容也在经历改革与进步。工厂变配电技术是高职院校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具备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如何处理好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成为了高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体化实训教学的方法,建议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结合起来制定学生的培养计划,这样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本文将从工厂变配电技术一体化实训教学概述以及一体化实训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厂;变配电技术;一体化;实训教学
        引言部分: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来说,工厂变配电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同时也是相关资格证书考试的关键内容.高职院校在组织开展此类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教学时应该关注课程的系统性特征,采取一体化实训教学的方法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技能,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学生对于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工厂变配电技术一体化实训教学法介绍
        (一)一体化实训教学法的概念
        一体化实训教学法是针对理论性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创新出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方法以课程教学培养要求为最终目标,围绕知识学习以及技能培训的核心任务组织学生全程参与教学的一种方法。所谓一体化实训,应该是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不是知识的删减,而更像是将古板的知识文字融入到实践任务中去,将理论、实训以及实验等环节进行连接与融合,改变之前教学流程环节割裂的情况,通过任务式教学法的引入明确教学的目标,通过完成学习任务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理解能力。
        (二)一体化实训教学法的特征
        一体化实训教学法最大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够充分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采用创新型任务驱动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从传统教学模式到任务教学模式的转变能够给予学生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以及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能够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这样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一体化实训教学法还能够促进教师的进步与转换,逐渐形成了“双师型”的教学模式,不断督促教师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工厂变配电技术一体化实训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开展工厂变配电一体化实训教学时,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就业需求明确教学培养的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将其分为不同的工作任务。比如工厂变配电所一次主接线的识读、工厂变配电所二次回路的识读以及变配电所的运行与维护等。同时针对不同的工作任务应该制定出相应的学习标准与目标,比如对于工厂变配电所一次主接线的识读任务,其教学目标为熟悉工厂供电系统的结线方案以及内部结构,同时对工厂供电系统的敷设结构进行了解与分析;对于工厂变配电所二次回路的识读任务,设定的教学目标则是让学生读懂并且能够正确进行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原理图的绘制;对于变配电所的运行与维护任务,设置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是让学生充分了解变配电所的值班制度以及值班员的职责,通过实践了解巡视任务流程,同时掌握倒闸操作票的填写方法[1]。
        (二)引入学习任务
        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工作任务公布与引入时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为学生营造一个尽可能接近真实工作场景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工作气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工作积极性。之后,教师需要按照每个工作任务的不同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任务与职责,在任务公布之后,学生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与研究,自主完成工作任务,通过工具的使用以及理论知识的查找,最终确定工作任务实施的方案,在确定实施方案之后,教师还应该提醒学生将实施工具以及设计图纸准备好。
        (三)开展任务实施
        在任务实施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设计的实施方案进行检查,并对其中涉及到的知识进行总结与回顾,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核心进行理解,同时再次熟悉核心理论与操作技能。之后再通过安全规范的技能训练不断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工作进展,对于遇到困难的小组,首先应该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还应该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与理论,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以及联想能力。最后还应该教导学生使用总结笔记的方法对工作任务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进行记录,以便之后能够不断进行总结与提升[2]。
        (四)进行任务评价
        任务评价不应该仅仅在任务完成之后才进行,应该是在任务实施的每个阶段都存在,教师应该与学生在每个流程节点对已经完成的任务进行展示与评价,采用个人评价、教师评价以及互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得到综合评价的结果[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厂变配电一体化实训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明确工作目标,引导学生开展任务实施,最后对任务成果进行合理的评价,这样才能够推动高职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新丽.工厂变配电技术课程实训课题设计[J].智库时代,2019(21):224-225.
[2]钱鸿雄,张娜.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供配电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11):2581-2583.
[3]费春玲.变配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项目化教学实践与探索[J].职业,2012(24):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