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涂波
[导读] 以现阶段高考教学改革工作的情况来看,高中地理对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

云南省大理市大理第一中学     涂波  671000

摘要:以现阶段高考教学改革工作的情况来看,高中地理对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在高中地理教学研究中提升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质量。由此可见,在高中教学中,落实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学生研究能力;方法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开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为学生综合性思维能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以现阶段高考教学改革工作的情况来看,高中地理对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在高中地理教学研究中提升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质量。由此可见,在高中教学中,落实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1.现行地理教育中的缺陷
        在我国现行的地理教学中,绝大部分初中学校都是采用的“ 填鸭式”教育,没有过多的突破性教育.大部分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讲课,学生背诵和记忆。这种机械式的记忆模式使得学生很难去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学生对于地理的使用也就仅仅停留于基础技能和机械记忆之中。尽管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在中考之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但是从长远的发展角度而言,这种教学模式是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和不足的。学生们忽视了地理学科的工具性能,忘记了学习地理的意义和目的,不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思维是理科学科所“ 特有”的专利,地理教学没有办法通过这种“ 文字”描述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其实,这些认知都是错误的[1]。
        2.高中地理教学中强化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对策
        2.1强化学生认识、记忆、应用地图的能力
        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妨尝试以下措施来培养学生认识、记忆、应用地图的能力:第一,系统给学生讲解地图的相关知识,例如,怎样运用地图来判断方位,如何识别事物在地图上的标注方法和位置描述等。第二,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牢固地记忆地图上的关键信息,同时还可以教学生一些比较有效的记忆方法。比如,参照物记忆法,也就是让学生将记忆集中化,不要散点分布,可以把记忆标的物分成几个部分并分别在每个部分中选择明确的参照物,然后再通过对参照物的记忆来逐渐辐射到对周边事物的记忆,这种方法对于高中地理学习效率的提升是有益的.例如,在记忆全球温度带划分的相关知识点时,不妨先把中国各地所处的温度带加以划分,然后再根据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来予以扩展性的辐射,中国的北部地区位于北温带,俄罗斯又与我国北部边境相邻,因此它只有可能是北温带和寒带。这种记忆方式的运用更加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巩固,并且不容易遗忘[2]。
        2.2结合地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地图作为高中地理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将其融入到现有教学工作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高中地理教师应结合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实际要求,分析研究能力培养中的创新素质培养,以便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展示新时期高中地理的学生培养特色,如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推广地图教学方法,展示新时期高中地理教学特色,诱导学生学习和创新。
        2.3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 要求学生从书本和日常生活中获取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实践研究中。要研究一个地理课题,培养研究能力,首先要发现问题所在,才能追根溯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观察。学习地理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从平面到立体,教师可以利用地图等资料,引导学生学会看地理图像,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距离近的还可以实地考察。


比如要研究本地的资源短缺问题,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当地的资源发展情况,再让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 查询相关资料,从而发现引起资源短缺的原因[3]。
        2.4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教学方式也是影响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的高中教学工作中,为了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以新型教学方式转变为基础,激发学生的研究能力,建立多样化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梳理和构建研究能力体系。
        2.5科学整合评价,肯定学生研究成果
        良好的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也是比较关键的。在当前的高中教学中,为了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教师要肯定学生的研究成果。例如,高中地理教师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时,可让学生自主比拼研究能力,肯定学生的研究成果,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奖励。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研究能力,为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奠定基础。高中地理教师应在地理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研究讨论,提升学生地理研究、探讨水平,为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提供指导,展现新时期的高中地理教学特色。
        2.6重视学以致用,解决生活问题
学生学习教材中的知识而不去运用,就犹如纸上谈兵。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如在讲解农作物与气候时,教师不应直接让学生去看教材中的内容,而应该先让学生们观看一些图片。这些图片包括茶叶、咖啡等,然后教师问学生们:“ 这些农作物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由于咖啡和茶叶都是学生们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通过这样的问题,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又能够使其综合性的思维得到培养。在学生们回答问题以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讲解气候的划分,并介绍每种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知道很多作物的气候需求了。
        3.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3.1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根据教学安排来授课,还需要在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课堂动向,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内容要及时讲解, 让学生搞懂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后再课下进行巩固练习。
        3.2关心学生的课后生活
        关心学生课后的关于地理的学习生活。很多学生会在课后通过做一些习题来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 那么教师就需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 适当询问一下学生近段时间的学习进度,看看学生所做的练习题的质量,如果有不恰当的地方可以适时指出。对于学习进度明显落后于其他人的学生,就需要及时询问进度慢的原因并给予一定的教学帮助, 从而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3.3建立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最后是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对于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异样的学生,教师需要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并询问是否有家庭或身体原因,并一起商讨解决对策,以防学生因特殊问题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4]。
        结束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很重要,在课堂上地理教师不仅仅需要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还需要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去主动研究相关地理课题,从而很好地掌握地理学习方法,使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仅仅是传授学生一些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锻炼,而当今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地理理论知识的把握,还致力于学生地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展学生的地理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继煌.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内蒙古教育,2017(16).
[2]张继煌.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内蒙古教育,2017(16).
[3] 陈强飞.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好家长,2018,63(8):145-148.
[4] 赵坤钦.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中文信息,2017,32(2):102-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