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常勇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常勇
[导读] 新课程改革体制的进一步推进,其中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已经成为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的重点教学内容。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大面小学  常勇

摘要:新课程改革体制的进一步推进,其中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已经成为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尤其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创造性思维培养已经成为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中心指导思想。小学体育教学已经成为基本课程,其通过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开展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造性思维;教学实践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理念推行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并成为基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所遵循的中心思想。从实际教学现状来看,我国体育教育工作者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并积极展开教学实践工作.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对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有着极高的实践性特点。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分析小学生的特点,依据当下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其具体的教学策略。
        1.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当下阶段越来越多的体育教育工作对体育教学实践工作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并对其教学方式提出了改进意见。对当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已经成为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小学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思维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在体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创造性思维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思维体系,为日后的成长以及学习鉴定基础。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帮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程学习中,运用创造性思维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手段,其具有实际的现实意义。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在展开体育附重训练时,教师可以设置“蚂蚁搬东西”这一情境,让学生充满乐趣的参与到创造性思维训练过程中,设置多样化的趣味性活动,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进一步的发挥。
        2.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训练方式
        2.1 培养学生想象力,训练创造性思维
        小学阶段的课程学习中想象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思维能力,也是创造性思维中的重要思维之一。想象能力使得儿童能够运用这种思维来对外界事物进行加工以及改造,使得其转变成形象化的内容。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向着创造性的角度进行思考,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为此,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动作的示范来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由于体育课程本身有着极强的特征,它是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以及实践活动来开展。


这一课程的考核也并非是通过理论内容进行评价,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进行教学示范,运用生动的体育动作让学生进行观察,并通过一些趣味性的语言来让学生对体育动作进行具体的描述,使得学生初步了解体育表象,并对体育动作中的一些结构、顺序进行进一步的掌握,让学生了解体育动作的产生过程,使得体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教师在讲解“前滚翻”这一体育动时,可以将其比做成“蛙跳”,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对学生进行动作示范,以让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动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进而将体育动作运用想象能力进行记忆。
        2.2通过思维发散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中的一种,也是创造性思维中的一种具有开拓意识的一种思维方式。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知的生活经验来构建出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向来发现体育训练中的问题问题,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式,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训练。在具体活动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出现的问题来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进而得出结论,找到其中解决的问题.例如:教师在展开“接力短跑”这一活动时,教师应当先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活动,针对其中的一些动作、要领、技巧等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更好的开展体育活动。
        2.3在培养学生逆向思维中训练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中逆向思维的运用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在面对不同问题时,不同的学生对其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问题解决方式,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是依据常规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于一些特殊的问题,常规思维往往无法对其进行正确的解答,而合理的运用逆向思维则可以更快、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以实现体育问题的简单化。逆向思维能够打破传统思维的局限性,并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方向进行问题思考。逆向思维的方式有许多种,其中包括正向、逆向、转换型多种。例如:教师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应当通过反向游戏来实现逆向思维的培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喊口令”来加以引导,说“左”时,让学生向右。通过彼此的转换,让学生的逆向思维以及敏捷性得到有效的培养,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优化体育思维体系。
        3.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体育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开展,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得以提升,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遇到体育问题时要主动的进行思考,运用自身多样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意识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展开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培养,让学生树立起强烈的创造意识,成为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姚万军.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J].名师在线,2020(08):72-73.
[2]任东晋.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20(06):13.
[3]林玲.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3):155+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