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配电系统是电网结构中的重要组成,电力配电系统直接关系到社会及生活用电的质量。现阶段,电力配电系统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在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降低了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的能力。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过程中,应加强对出现问题的重视度,规范配电系统自动化流程。由此,本文主要探讨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技术;配电系统;应用分析
引言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带动着配电体系更加完善,突破原有的模式,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供电模式难以符合日趋提升的能源需要,因此就要求结合当前实际,逐步完善供电体系,采取最佳的管理方式,带领配电系统进一步发展,保证时代发展需求。
1现状分析
纵观我国内部的供电公司来说,均配备有独立的配电系统,差异化较为明显。通常情况,配电系统整体结构为树状模式,利用线路上搭设的分段装置以及重合装置有效的把控电压,从而提供日常活动所需要的电能。如果系统之中出现问题,能够及时隔离,跳转到备用路径,保证供电不间断。这样的树状模式将配电过程划分出对应的层级,分别有效管理每一层级的设计,整体上达成节约能源的目标,合理的缩减成本投入。与此同时,电力公司在逐步架构出配电自动化体系中,还应该充分结合外部环境,这样才能够确保电力供应可以适应差异化区域的实际需要。
2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
2.1配电系统自动化结构不规范
结构不规范是配电系统自动化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类问题。在设计配电系统自动化结构时,经常会出现结构失衡的现象。例如:某配电系统自动化结构中缺乏统筹兼顾的理念,配电系统的主站指令无法与控制端动作相匹配,进而在配电系统自动化中诱发结构问题。该配电系统自动化中通信模块结构不规范的现象最为严重,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中经常会遇到通信容量不足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配电系统自动化通信通道的容量没有达到使用需求,导致通信系统在配电系统自动化中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不能完成配电系统自动化的通信工作。
2.2配电系统自动化设备不符合要求
目前,配电系统自动化处于不断建设过程中。在该过程中,多数配电企业选用了新型、先进的设备,但部分设备不支持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出现了设备盲目求新的情况。例如:某供电企业建设配电自动化系统时盲目选购新型的运行设备,没有准确分析设备在配电系统自动化中应用的可行性,致使各配电自动化设备不兼容,尤其是新老设备不匹配、配电系统与新设备不兼容等,不仅影响了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建设,更是降低了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效率。
2.3配电系统自动化功能较单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电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配电系统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由此,各企业不断对配电系统进行改革,致力于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但是,配电系统由传统转向自动化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配电系统自动化中过度注重稳定性建设,忽视功能性建设,致使功能单一问题越来越严重。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功能包括数据采集自动化、监控自动化和信息处理自动化等方面,但当前的自动化配电系统仍达不到综合建设的标准。配电系统自动化中的故障自动化诊断功能缺乏,很多地区建设配电系统自动化时忽略了故障自动化诊断。
3对于提升我国配电自动化控制与配电管理的措施
3.1加强配电系统的全区域建设
电力系统的稳定是保证人民生活和工作的基础,政府不能仅凭经济发达程度来进行下发相应的电力建设资金,需要提升对电力系统重视度,全区域加大电力自动化建设,保障电力的稳定运行,能够更加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电力企业需要做好整体规划与布局,加快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培训对应的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素养的管理人员,为我国全局配电系统的全区域建设与完善打下良好的基础。
3.2积极研发新技术
配电自动化涉及学科较多,专业性强,主要涉及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两门重要学科,同时与材料工程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相互配合。对于配电自动化的创新需要从高校抓起,电力企业可以与各高校进行联合创新研究开发,不仅加快成果的研发,还能够促进成果转化,使自动化技术快速的应用,同时可以为电力部门输送更多的创新性人才。此外,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多加学习国外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与配电管理模式,通过仔细的分析研究学习其核心内容,加快我国自身的研发进程。最后,应加大对创新的重视程度,提高对研发的资金支持。
3.2加强员工培训管理
在电力自动化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部门需要加强沟通,按职能分工,确保工作的有效性,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由于电力行业的建设和运行是一个整体系统,因此有必要严格执行各个工作部门的协调,避免员工纠纷。要做到功能重叠、工作职责明确、范围明确以及良好沟通,避免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利益冲突。人员的主观性对电力管理系统有着重要影响,相关工作部门需要对工作人员做好思想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进一步提高电力管理建设水平和整体运营效率。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传统变电站的功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降低运行风险。
3.4合理运用好配电自动化设备
为了保障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中使用设备的合理性,专门针对配电设备的选用提出几点建议。①选用配电自动化设备时,要提前进行现场试验,通过现场试验了解配电系统自动化对设备的需求,现场试验能规范设备,杜绝发生盲目求新的问题,为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选择最合适的设备,以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设备的作用。②配电系统自动化过程中,安装好设备后要进行现场验收,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配电自动化的要求。由于配电系统自动化涉及多个模块,包括调度自动化、通信自动化等,所以要运用现场验收的方法评价配电自动化设备的性能,保证配电系统自动化中所用设备符合供电的规范标准,满足所有模块协调运行的需求。③配电系统自动化中需要选用可靠性较强的运行设备,并且这些设备要适应现代配电系统自动化的运行环境,还要具备一定的兼容性。在配电系统自动化过程中,要主动改造并升级老旧的设备,必要时可更换老旧设备,优化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
3.5科学构建配电系统的管理机制
在配电系统自动化过程中,要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以便科学管理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在构建管理机制时,各个部门应该积极参与,重点管理好配电、调度及通信。随着配电系统自动化规模越来越大,管理机制也要跟上发展的步伐。①配电系统自动化中落实运营管理的措施,按照运营管理机制实施相关管理措施,推进配电系统自动化的规范性发展,保障各项运行都能实现标准化;②配电系统自动化中实行维护管理,包括设备维护、系统维护、软件维护等,保障配电系统自动化的积极性;③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期间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弥补管理机制中的不足之处,解决配电系统管理机制中的缺陷问题,保证配电系统自动化的高效性,确保管理机制能满足配电系统自动化需求。
结语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实现,能够解决供电的各个矛盾与供电问题,满足当下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促进电力行业发展。而对电力系统中故障的处理,要求人们必须全面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找到出现故障的具体位置,及时隔离、处理,只有如此,才可以提高配网自动化的技术水平,让其进一步发展与时代发展情况相符进入另一个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方伟中.浅谈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6(19):145-145.
[2]代文静.继电保护配合提高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的研究[J].电子测试,2018,404(23):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