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强化体能训练的路径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 陈登峰
[导读] 在高中教育阶段,体育是非常重要的科目。过去很多教师不重视,但在新课改推进中,高中体育地位得到加强。

四川省南充市第六中学校          陈登峰    637000

摘要:在高中教育阶段,体育是非常重要的科目。过去很多教师不重视,但在新课改推进中,高中体育地位得到加强。体育对于学生的影响绝不只有释放学习压力,同时还有强身健体。考虑到近些年我国国民身体素质在不断下降问题,我国教育部门着重强调了每天学生都要有足够多的时间锻炼身体要求,表现出了对体育教育训练的高度关注。本文将以当前学生体能训练成效差、兴趣不高为出发点,分析提高学生兴趣和训练有效性的思路,旨在改善国民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体能训练
        前言:学生成长过程中,高中时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高中时期是学生长身体的重要时期。该阶段如果只考虑文化教育,不考虑身体素质成长,那么学生一副病泱泱的身体,显然无法让学生今后健康的成长。过去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不重视体育教育,学生缺少身体锻炼,跑几百米就累,一袋大米也没法扛上楼。渐渐虚弱的身体素质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十分不利。为了改变这样的问题必须做好教学创新,找到合适的强身健体思路,活跃气氛,调动热情。
        一、现阶段学生身体素质差表现
        首先活动量很少,不少学生身体素质非常差,肺活量指标无法满足规定要求。很多学生并不能做高强度体力活动以及剧烈活动。学生的肌肉力量不足,部分学生握力器都握不动。
        其次当前高中生中的肥胖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这些学生体态臃肿,不仅形体不美,甚至遭到了同学嘲笑,影响成长信心。
        此外学生近些年近视问题非常严重。不少学生长期看书,不放松眼部,久而久之视力严重下降。
        最后学生神经衰弱和失眠问题非常严重[1]。
        正是因为存在上述问题,所以我国教育部门才高度重视体育教育。新课改中也有明确提出要确保每个学生每日都有最起码半个小时的时间锻炼身体。部分地区的高考甚至包括体育加分事项。今后体育教育中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和培养将会成为重要内容。
        二、体育教育中强身健体重要性 
        (一)体育概念
        作为社会文化的体育,不仅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同时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还能够活跃脑力,其对于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意义。看似只不过是简单的锻炼肌肉,但体育活动其实会调动人体全身系统和神经。包括呼吸系统。大脑作为指挥官,更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了全面训练[2]。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获得非常好的身体素质,能够更自然自在的迎接美好生活,享受健康身体带来的受益。
        (二)体育锻炼重要性
        作为人体发展的根基,体能锻炼十分重要。学生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基础,学生身体素质好坏关系到今后我国国民整体素质。所以一定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身体水平,这样学生的未来才能够获得保障,让学生更健康的成长。作为祖国的花朵,学生成长对于振兴中华、复兴民族有着积极影响[3]。体能训练让学生形成体育兴趣,消除成长压力和学习负面情绪。在轻松的环境中形成健康体质,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完成了高效率的知识学习。
        (三)体育训练中学生体能培养的意义
        体育教育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体能训练,体能培养,其具有现实性意义.学校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与关注,让学生和学生家长能够明白体能训练意义和重要性。短时间内体能训练无法达到预期要求和规定。所以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家长支持与教师重视,帮助学生更好的训练、更好的成长。体育教育需要创新教育方法、训练思路,使学生能够形成训练热情、训练兴趣。在寓教于乐中完成体育教学,让体育教育成功吸引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与环境中健壮体魄。在科学训练、创新训练中保持效果,全方位增强学生身体水平。



        三、现阶段学生体能训练问题
        (一)训练单调没有趣味性
        因为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性格、思维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时代因素影响下,老套古板的教学手段显然并不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充满热情和注意力。传统教学中,虽然教师有带领学生做专项训练、系统训练,提高学生体能水平。但是不少学生对于体能训练积极性和课程兴趣显然有出现比较大的分歧.不少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能够自由活动的课程,而体能训练则十分无趣,所以不愿意参与。不少学生甚至为了避免体能训练谎报说自己身体不舒服,不愿意参加训练。这些问题对于体能训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是学生难以提高身体素质的直接原因。
        (二)学生没有主动性
        过去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在课堂上突出自己的主导作用、主导地位。教学中自己示范、学生观看。这种方法对于聪明以及有基础的学生没有任何影响,比如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难度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不少教师示范一遍以后就让学生自己训练是很普遍的事情。但是对于会的学生来说这样毫无问题,对于大部分不会的学生来说,自己根本没有理解如何上篮。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认为教师不负责,并产生了抵触心理。即便教师的课程安排组织再合理,学生也不会主动学习。
        (三)内容陈旧
        不少体育教师根本不重视体育教育,体育教学中内容单调、方式单调。每节课的体能训练只有跑步和俯卧撑。这样的内容每节课都有,方式没有变化。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训练热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少教师平时并不重视学生体能指导,整个学期也没有让学生掌握几种动作。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无法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
        (四)强度大学生易疲劳
        高中阶段学生有着很大的学习压力,每日睡眠时间很少,很多时候无法保障自己的身体时刻处于稳定的状态,饱满的状态。但体育教师没有考虑这样的问题,训练中仍旧按照常规的形式训练。一大堆密度高、强度高的内容,让学生本就疲劳的身体更疲劳。不少学生因此最后受伤。
        四、体育教育中的有效体能训练方法
        (一)趣味训练
        如果体能训练是非常有趣的内容,那么学生就会充满好奇心,主动参与。教师需要用趣味教学方法,为课堂注入趣味和魅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获得新奇的训练感受。对此教师不要故步自封,一直用传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师可以用一些学生可能会产生兴趣的传统体育活动,比如打陀螺、踢毽子。教师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时代潮流,用现代化的教学思路和手段。比如肌肉锻炼、塑形锻炼、减肥一类的内容。用趣味十足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在和学校沟通拿到足够资金以后在室内馆配备各种健身房器械,随后组织学生用仰卧举腿哑铃、侧卧空中蹬车一类的活动锻炼学生体能。这些活动充满了趣味,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训练,获得非常好的体能训练效果,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水平。
        (二)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当代社会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体育教育同样如此。体育教师需要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能力。教师需要多加关注学生,让学生能够在针对性训练中,弥补自身短板和缺陷,让学生能够展现自身长处和优点。在合适的教学模式中,拓展训练,开发学生身体能力。
        体育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不仅要做好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培养,同时自己也要体现出终身体育追求。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感染和熏陶,模仿教师行为和表现。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爱好、体格、行为针对性教育、人性化指导。用符合学生特点和特征的方法调动学生体能训练积极性,这样学生就能够坚持训练。
        结语:体育教育需要用创新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训练手段吸引学生,让学生时刻保持积极的态度、积极的热情。要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理念,养成良好习惯。要合理引导,让学生能够形成自觉性,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世宏.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若干问题之省思[J].内江科技,2020,41(05):109-111.
[2]刘若梅.对高中体育高效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才智,2020(15):2.
[3]白君花.浅谈高中体育开展走班制教学的优越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