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拓展资源有效解读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7月   作者:张琴珍
[导读] 互联网时代的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引入丰富的拓展资源,教师可以立足本文、拓展资源,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有效解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策略,将首先分析当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鲜明特征,进而研究阅读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最后重点分析立足文本,拓展阅读的有效策略,以此供相关人士交流。

张琴珍   浦江县黄宅镇前陈中心小学  322205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引入丰富的拓展资源,教师可以立足本文、拓展资源,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有效解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策略,将首先分析当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鲜明特征,进而研究阅读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最后重点分析立足文本,拓展阅读的有效策略,以此供相关人士交流。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7-222-01

        互联网技术使信息交互更加便利,教师获取阅读资源的渠道也更加丰富,阅读教学能体现出更好的个性化、自由化。然而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的教学优势,教学过程偏离目标,影响教学质量。因此,要使优质的阅读资源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要立足文本,在合理范围内引导学生对拓展资源进行阅读练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一、当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鲜明特征
        (一)阅读资源极丰富
        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会以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为主要阅读素材,虽然教材内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但是由于内容有限,对学生的阅读教学难以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而互联网时代,阅读教学的资源更丰富,教师可以为学生在网络上搜索到大量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资源丰富、更新频率高,能带给学生更自由、更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但是学生身边的书籍有限,只能去图书馆阅读,受到距离和时间的限制,很多学生难以养成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而丰富的互联网阅读资源却能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可以在资源丰富的网络环境中获取自己喜欢的阅读资源[1]。
        (二)阅读形式更多样
        互联网时代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受地域限制,学生和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交流,教师可以在交流群内分享优质阅读资源,学生可以在群内与教师探讨阅读感受,阅读的形式更自由、阅读体验更好。随着各种智能终端的不断出现,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优质的阅读类微信公众号、APP,使学生在家也能读取到符合自身认知水平的语文读物,能促进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可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水平。
        二、阅读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形式繁杂多样,忽略教学本质
        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往往会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比如多媒体教学、将阅读内容编成剧本等,这些形式虽然看起来轻松易学,能提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学生的兴趣主要集中在观看视频、表演等形式上,并没有真正落在阅读上。多种形式的教学有其优势,但是运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很多时候,教师过于重视教学的形式,导致课堂上气氛活跃但学生们所学内容十分有限,并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教师应该对此问题进行反思,要如何合理运用教学形式,怎样真正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
        (二)脱离本文,过度解读
        阅读教学的核心应该是教学文本的内容,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期望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更丰富、期望学生的阅读更有远见,因此在教学中容易脱离文本,导致过度解读。与过度解读相反的另一问题是部分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轻视,一些教师为了节约准备时间,直接从网络上选择一篇教案,自己并没做好充足的准备。阅读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师生互动,而教师提前准备现成的教案就缺少了对文本钻研的过程,引导学生去学习时也有走过场的嫌疑,无法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



        三、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合理运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互联网时代带给阅读教学的重要便利之一就是能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本的需要在网络上搜集与文本相关的知识、信息,辅助学生对文本阅读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当学生对一些冷门知识、专业知识不理解时,教师要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比如带领学生阅读《山城的雾》时,教师可以提前在网络上搜索有关“山城”的解释、重庆的地形介绍。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会对标题产生困惑,“山城”是哪?通过阅读教师提供的资源学生就能明白,这是重庆的别名,可以打消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困惑。学生可以从阅读中获得知识,也便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互联网时代,学生自己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利用互联网搜索阅读内容。拓展资源是对文本内容的知识补充,这部分拓展阅读既不会使阅读教学偏离主题,也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在引入资源时进行筛选,不要选择文字过多的内容,只选择有与文本内容密切相关的信息,使学生阅读后加深对文本的思考,促进学生阅读[3]。
        (二)鼓励课后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互联网时代,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更加便利,不限于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课后教师也可以利用智能设备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的课后表现进行鼓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抓住课后的时间,鼓励学生将阅读培养成一项能长期坚持的课余活动,使学生之间相互影响。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几本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比如《格林童话》、《草房子》等,提倡学生每日在班级群内进行阅读打卡,将好的阅读习惯持续。此外,教师也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优质的阅读类公众号、APP等,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小学阶段,学生有获取知识的愿望,也渴望利用自己的文字知识阅读大量优质内容,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愿望给予支持,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互联网获取阅读资源,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阅读网站、读物等,鼓励学生长期坚持。自主阅读能力也包括学生自主获取阅读资源的能力,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思考,进行有效阅读,也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后培养阅读习惯,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以文本为核心,合理应用拓展资源
        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必须牢牢把握文本,以文本为核心搜索拓展资源。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情况去提供拓展资源,也可以根据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提前展示拓展资源,便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文本内容。比如教学四年级阅读文章《趵突泉》时,教师应为学生搜索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知识,如作者的写作时间、趵突泉的位置、现代的趵突泉是什么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阅读拓展资源,待学生对“趵突泉”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后,再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这种提前阅读拓展资源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准确的了解文本内容,可以减少学生反复阅读的时间,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就阅读内容展开更深层次的讨论。阅读教学中,应使拓展资源为文本资源做支撑,以文本资源为核心,紧密围绕文本进行阅读和理解,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思考。合理应用拓展资源就是要把握好利用资源的顺序,要提前考虑好是先进行文本阅读还是先进行拓展阅读,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充分掌握,提前分析文本阅读的重点。拓展资源是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得力助手,教师应做到合理应用资源,使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为文本阅读服务,切忌本末倒置,忽略文本内容[4]。
        四、结束语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促进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更丰富的阅读知识,可以使学生阅读水平显著提高。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阅读水平提供相符的拓展资源,使语文阅读教学更人性化,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互联网时代下教育也应做到与时俱进,相信在阅读资源丰富的环境中,在教师科学合理的引导下,学生的阅读水平定会有明显进步。
参考文献
[1]郑玉忠.立足文本拓展资源有效解读——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7(5):33-34.
[2]王泽佳.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J].祖国,2017(8):212-212.
[3]杨敏红.立足文本解读,有效提升阅读教学[J].校园英语,2017(23):144-145.
[4]任重显.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J].新校园:阅读版,2017(3X):13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