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指出并强调要利用好各类课堂教学,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确,高职院校中,课堂教学是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也能使思政教育更具有亲和力、针对性,更符合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和需求,能被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因此需要将各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进行。在体育课中融入思政教学,是全方位育人等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当下国家根据社会情况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体育教育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能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培育出拥有健康、健全人格的学生。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课程思政
引言
近几年,我国高度重视高职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要坚持将践行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核心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逐步实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员育人的目标。高职院校在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坚持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理念,探索全新的教学改革模式,促进体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保障学生能达到身心健康发展的状态,循序渐进地促进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意义
从我国体育运动行业发展实际来看,奥运健儿在国际赛事上奋勇争先为国家争光,我国的体育发展水平世界有目共睹。而从现代社会发展进行思索,职业教育开始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强化个人的规则意识,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必要工作。学生在运动锻炼期间具备顽强的意志以及精神品质,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并通过实践工作体现自己的价值影响作用。显然新课改之后的体育课程教学,很多内容都是围绕学生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目标所设立的。体育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明确纪律并融入组织之中,一些集体性的运动项目拓展,个人都会为了集体利益而不断奋斗。在课堂教学阶段融合课程思政,能够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认同感全面增强,学生能够虚心采纳他人的意见,并积极面对各种挑战以及发展机遇,未来在竞争中拥有良好的发展意识,则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价值影响作用由此展现,也是现阶段的课程思政所不能忽视的重点与难点。
二、高职体育教学中实施思政教育的优势
(一)、高职体育是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强化的重要路径
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通常在课堂教学上有所侧重,而对于实践教学方面来讲还略有欠缺。而高职体育教学从本质可以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实施思政教育不仅可以实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等教学目的,而且还能以此为基础丰富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提升其道德修养,对其自身发展来讲意义重大。
(二)、体育课程是充实思政教育内容的重要方式
高职体育课程要以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技能形成及机能提高规律为依据,让学生通过身体训练增强体质,提升素养,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构建生命认知及身心协调发展,并向学生注入合作有爱、和睦团结、公平正义、协同的理念,重塑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和高尚品格,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成为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源泉和载体,较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弘扬体育精神和彰显体育课程人文内涵的必然选择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引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联系,结合各学科教学特色制订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增强人才培养成效。
因此,将“课程思政”理念渗透到高职体育教学中,能对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和人文思想等进行挖掘,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锻炼,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有效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不断提升。
三、高职院校实现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与一般的体育课程教学存在差异性,教师融合课程思政阶段,自身具备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也是极为关键的。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不是简单、直接地把思政课的部分内容搬到专业课教学中,需要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明确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注重搜集国内外形势、社会发展动态等时政新闻事件,在此基础上深入学生内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各种体育运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融合。所以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教师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教育与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
(二)、将思政元素具体设计在各个课程环节
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理念的践行需要依靠教学来实现,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思政的理念有效融入,以指导学生更好地开展体育学习实践。首先,必须明确体育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只是根据体育教学内容适当做出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不是增设思想教育环节。因此,思政元素的融入,必须做到不改变原本教学结构、内容。课程设计涉及到教学内容、方法、教学组织、评价等方面,以羽毛球教学为例,在传授后场技术及简单战术时,需要从高远球到杀、吊球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示范教学,由易到难的教学发球抢攻、杀吊上网攻中路等战术,让学生提高技术认知、球性的同时,提升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思维认知和能力。另外,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合理组织差异化教学,帮助学生逐渐找回运动自信,克服自卑等心理问题。
(三)、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法
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对高职体育教学中实施思政教育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影响学生思维方式等因素的总结,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运用,以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对体育基本技能有一定掌握后,还要以此为基础,开展有关此项目的竞赛活动,使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以篮球课为例,教师在向学生讲述篮球基本知识、技能和规则后,可以组织班内学生进行篮球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由于动作错误等方面造成犯规罚球时,也是对自身心理负荷予以克服的过程。同时,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抗挫折能力也能得到潜移默化的训练,推动了学生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等意志的形成,思政教育效果也得以保障。就教学组织而言,可以将小组合作教学融入到其中,从而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深化与小组间成员的沟通与交流,既可以使自我得到充分的展示,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与体育课程紧密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探索阶段,获得全面性的引导,也是教师突破传统课程教学局限性,探索提升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方法。教师应该注重个人综合能力的拓展,从思政、体育两个方面强化执教能力,从而为个高职院校人才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谢大静.高职体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4):80-83.
[2]钱慧文.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1):127-128.
[3]周雯.在高职体育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路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6):48-49.
[4]朱秀清.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羽毛球选项课为例[J].运动,2018(20):130-132.
[5]应菊英.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析[J].运动,2018(19):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