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3期   作者:邓冬玲
[导读]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评价的完善已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制胜法宝

         摘 要: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评价的完善已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制胜法宝。在小学教育阶段中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对后续英文深意的理解以及英语的掌握水平有着重要铺垫作用。课堂教学评价效果的发挥程度直接对教学成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谈谈当前课堂评价存在的问题,并对提升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小学英语教师提升教学效果有所助益。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策略
        
         与新课标的发布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同时发生变化的是在小学英语的考核中,更加看重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核心素养考察。核心素养强调的是以生为本,传统的纸制测试以及单向的教师评价以及无法准确的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就需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转变"填鸭式"教学的方式,要在课堂教学中完善评价形式,从侧面培养学生单独思考的思维方式,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插上翱翔的翅膀。
         1 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成果检验以及学生掌握情况考察的一个重要指标。良好的教学评价对提升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但是由于当前教学体制机制的不完善,部分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已经有所显露。
         1.1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意识缺失
         迫于应试教育考核机制的压力以及传统"填鸭式"教学思想的影响,小学英语教学在学生核心素养的考察中往往不注重课堂教学评价。部分教师甚至认为教学评价是“虚晃一枪”,浪费了宝贵课堂时间,教学评价的应用对学生分数的提高并没有显著的作用。即使有少数思想先进的教师意识到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但是迫于学校和家长的压力,在落实时也是举步维艰。
         1.2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当前小学英语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其主要集中于教师的口头表达。当学生表现优异时,教师会表示"Very good!"或者是"Good job!"。这种简单的口头表扬的不断重复会让学生觉得没有受到重视,那就无法起到表扬应有的激励促进作用,最终产生教师的表扬流于形式,学生疲于应付的尴尬局面。
         1.3 过于突出评价的甄别功能
         当前所应有的小学英语课堂评价往往过于简单粗暴,专注于学生知识应试能力的考察甄别,而忽略了学生思维方式、实践能力以及知识个性化升华能力的考察。现在小学英语中应有最为广泛的评价形式就是单词听写、课文背书、课堂测验等。这些形式容易让学生过分注重分数,从而忽视了学习兴趣培养以及思维方式扩散和融合应有能力的提升,这会对学生素质的综合培养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1.4评价主体单一
         传统的小学课堂中往往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一个学生的好坏完全由教师说了算,这种形式会有以下三方面的负面影响。第一,这种形式极大的降低了学生的参与性,与核心素养中以生为本的观念向左。第二,单一主体极易受到外界主管因素的影响,导致评价结果不客观。第三,这种形式运用不当,容易引发师生矛盾,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2.1 评价内容综合化
         受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在以分数为主的考核形势下,以往的评价内容往往侧重于知识内容的书面表达,这种评价缺陷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一种"以分数论英雄"的错误意识,从而缺乏对核心素养全面培育的关注程度。所以应该从多种角度丰富评价内容,例如可以对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掌握程度、运用能力、思维方式等多种内容进行教学评价,从而达到考核学生多种核心素养的目的,能够为学生的素质培养有所助益。例如在学习"At the zoo "这个内容时,教师不仅可以用听写考察学生单词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动物来考察学生的模仿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综合化评价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多样性锻炼和提升。
         2.2 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评价方式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单纯的教师评价极有可能陷入一种固化的僵局。因此应该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在考核过程中,引入家长、社会人士、单个学生或者是学生团体等多元的评价主体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各花入各眼,每个不同的主体有着不同的视角和价值观,多样化的维度能够提升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此同时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学生、家长的主体互相交流和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学会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2.3评价方法多样性
         传统评价模式是以他人评价为主的,单一的他人评价方式极有可能激发出学生过度自信或者过度自卑的心理。这种现象极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评价过程中应该促进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应用,可以引入自我评价体系、软件评价体系等多种评价方式,通过不同评价方式的相互促进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例如,在学习"Colours"时,就可以充分应用软件让学生进行颜色和单词的匹配,这样既能引发学生好奇心,还能提高英语教师的工作效率。
         2.4 评价目标多维度
         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评价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性格、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纵向来说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的阶层,如果用一个评价标准对全体学生进行评价,得出的结果就根本没有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要想充分展示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针对性,就需要将评价目标,也就是学生群体进行分层划分。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划分为优等、中等以及学困生。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与其能力和素质相匹配的评价体系。例如在课堂问答环节中,可以对一般学生进行简单的表层概念的询问,对优等生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提问。此外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可以采取分层措施,可以给优等生布置探究性的作业,对一般学生就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落后的教学评价方式已经难以跟上小学生越来越灵活的思想。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思路的禁锢,打好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多元的教学评价形式的组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刺激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学校要为教师的教学理念撑腰,只有学生、教师及学校多方合力,才能使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在小学教学阶段得到较大提升,为更高层面的知识探索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中的问题和对策 [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6):81.
         [2]刘晓霞,郭海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英语课堂 教学评价策略[J].英语教师,2018,18(20):26-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