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依靠着中华儿女采取各种方法与途径进行传承与发扬。其中小学美术教学就是重要的方法途径之一。新时代,国家号召培养有能力、有担当、有道德的,创作能力较高的人才,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有许多种,而且也有一个很好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术的精华,去提高小学生的创作水平,我们需要从小就培养国家栋梁之才,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有一个想象能力,还要有创作能力,让小学生都能在美术教学中学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美术教学
小学美术核心素养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的能力。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有必要的,发挥美术教育的特有作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就是重要的方法途径之一,美术教育应从小开始培养,因此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培养创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去提高小朋友的画画能力,以及培养创造能力。接下来,我们就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方法来进行分析讨论。
一、在课堂上以民间工艺展示民间文化
在我国大多地区的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只是向孩子们灌输书本上的死知识,并没有把我国传统美术文化的精髓融合到书本里去。在小学美术的课堂上,老师们应当把民间文化都传授给小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加强小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利用民间文化,比如:皮影、脸谱、剪纸等,这些都可以以民间文化工艺品进行展示,表演皮影时所用到的小玩偶,可以以美术的方式把皮影小玩偶画出来,这样不仅让学生们学到美术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们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美术课堂中,让学生们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会到我们中华民族具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在赏析作品的时候,还要让同学们对每一个作品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解。美术在传统文化中占了重要的地位,是千百年来文人雅士、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所以应当在小学美术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让小学生们传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在课堂上欣赏名画作品,弘扬传统文化
在小学美术的课堂上还要展示一些名画作品,美术欣赏的内容包含很多,有绘画、国画、年画、建筑等。祖国珍贵的美术宝库,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智慧。在欣赏课教学活动中,除了让学生依其直观感受产生印象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作品艺术表现的深入挖掘,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例如: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和写意画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每一位学生欣赏名画作品,然后还要对名画的历史背景进行讲解,进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灵感,而且还让同学们学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每一副名画中都蕴含着当代的文化以及精髓,让同学们去感受艺术的伟大。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渗透传统文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教育领域的教学设备也越来越先进,信息技术越来越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喜爱。现在的小学生出生在21世纪的信息技术时代,对于民族手工艺、传统文化半知不解,孩子们需要直观的教学,去感受和领悟传统文化和精髓。
因此,融入信息技术,直观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桂美版二年级上册《“蜡染”的挎包》,在生活中,学生极少会接触到“蜡染”的工艺,教师运用希沃课件展示少数民族的蜡染作品,并讲述蜡染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如鞋子、围巾、抱枕等等。还有类似的课例:《戏曲人物》、《剪窗花》、《多彩的民间美术》等等,我们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教学。上到远古下到唐元明情,从传统节日到民间工艺,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教学,更能让学生领悟多姿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四、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感受生活
在美术课中融入传统文化,还需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感受生活。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国民间艺术、琴棋书画、传统节日、民间工艺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时,还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例如:我们在引导学习二年级《剪窗花》这一课时,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剪窗花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窗花”的图案来源于生活中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窗花”不仅点缀了我们的生活,还寄予了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愿望。通过这样的一种引导,让学生了解到原来美术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美术。美术的创作灵感都是来源于生活,所以在艺术创作的时候需要在生活过程中进行汲取素材,老师们应当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感受生活,在生活中观察艺术的美,让每一位小学生都可以在生活中感受到美术的灵魂所在,要让学生们自己去挖掘。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小学生进一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而且还激发了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这样的话就可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美术课堂中,让学生们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具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
五、结束语
总之,美术课在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优势。美术的特征是艺术的具体形象或抽象形象,是通过有情趣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反映出来的,它不是通过理论的说教与灌输。在美术课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成为每个小学美术教师的共识,自觉的在美术课中渗透民族文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新时代,国家号召培养有能力、有担当、有道德的,创造能力较高的人才。传统文化在中国是一直都被推崇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功能,根据小学美术的教学内容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使学生感受美净化心灵。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姜玲?,?彭红?,?蔡梦媛?.?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9,07(16):182-182.
[2]?陈运南.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陶艺教学刍议[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50.
[3]?王梦娇.小学美术教学中绘本制作方法的拓展与延伸[J].沈阳师范大学,2019.
[4]?李羽卉.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教育新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9(10):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