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术教育贯穿整个学生时代,它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美术已经成为中职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美,并依据作品充分发散自己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创新点,并自己动手将创新点运用到美术作品中去,使学生通过日常的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状态。
关键词:感悟,想象,创意,中职美术教育
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给学生灌输美术思想,还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美术技能。教师想要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就要鼓励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感悟到艺术作品中的美,并把这种美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以提高学生美术的核心素养。对此,教育研究者对“感悟·想象·创意”如何在美术教育中灵活运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中职美术教学的现状
1.1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
中职生已在小学、初中阶段,构建基本的美术理论知识体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向更高层次的美术研究进攻,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去欣赏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艺术。美术是一个涉及范围比较宽泛的学科,学生更不能局限于掌握美术理论知识那么简单,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职生面对的是实习、工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课堂的主体归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美术自学能力,为学生迈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1.2教学形式的单一
美术教学看似简单,其实是教师并未掌握美术教学的真谛。尤其对中职生而言,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据调查了解,大部分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一直为学生灌输枯燥无味美术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小学生而言,或许还有一些好处,但是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而言,学生并没有学到凭借美术在社会上立足的真本领,不利于学生以后在美术方面的发展。
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采用人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一个声图并茂的课堂。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时,教师可以以一段视频开头,为学生讲解这两种风格的起源,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口头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用多媒体给学生看这两种风格的画,然后把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使学生在线上自由讨论寻找这两种风格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踏入社会的本领。
1.3教师认识的偏差
在普通的高等学校,美术科目不需要考试,在课程安排中所占的时间也比较少,不少教师和学生认为美术课堂不重要,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并非如此,美术对他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能提高学生生活和工作中的审美能力。比如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和的工作岗位需要展示熟练的简笔画、手工等技能,少不了美术功底;旅游服务专业,实习、就业后的学生对自己着装、仪容仪表的把握,对自然景色的热爱,给游客们介绍美景时体现出美术技能功底,对他们工作能力也是一种提升。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意义重大。
美术教师定期开展教学培训,能认识到美术教学对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作用。
目前,美术教学不再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教师应该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美术的综合素养,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感悟、想象和创新生活中的美。
二、“感悟·想象·创意”在中专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表现
2.1感悟在中专美术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给学生讲起死板的美术理论已经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了使中职生能够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感悟生活中的美。
例如,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育研究者过于注重传授美学知识,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于学生而言是枯燥乏味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美术的创作思维,不满足国家对美术人才的实际需求。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美术作品中的创新点,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给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充分发扬学生在美术方面的个性。
2.2想象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中职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每一个有灵魂的作品,都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想象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将它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到实用性知识,提高学生美术课堂的学习质量。
例如,西方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的印象派画作,其影响遍及全球。这个画派的出现使艺术家们摆脱传统绘画风格的约束,不少艺术家们走出画室,亲近大自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去把握绘画中颜色的冷暖变化,充分发挥了艺术家对风景和物品的想象力,把具体的事物抽象化,逐步把绘画艺术推向顶峰。著名的法国艺术家爱德华·马奈的作品《吹笛的少年》就是印象派的典型之作。
2.3创意在中专美术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创意与想象往往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创意是想象的精华。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会明朗的告诉学生这里该怎么画,那里该怎么画,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过程,学生的作品是没有创意的,也没什么欣赏价值的。而大部分企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创意点是非常重要的。
美术课的创意往往是别人所忽略的点,超越普遍认知的点、被别人所遗忘的点。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要大胆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扭曲和变形,在符合实际生活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或许在作品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中职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需要多听少讲,给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不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大胆的说出自己对某一作品的理解和想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结束语
作为一位美术教育者,我们的教学主旨不止是为学生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进入社会后,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据以上分析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创意点,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致力于提高中职生美术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萍.感悟·想象·创意:浅谈中专美术教育"三剑客”[J].美术教育研究,2015,09:152.
[2]刘梅英.感悟·想象·创意:职业中职美术教育不可或缺[J].新课程(下),2013.0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