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的颁布以及不断推行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了更为高水平且更具意义的发展,其中教育团队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有利手段之一。对于初中教育而言,教育对象是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这个时期的学生普遍未形成成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且心理状态较为敏感,这都让初中学生的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问题。以目前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为基础,探寻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应对方案,谋求初中教育管理模式更好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班级管理 班主任
前言
教育改革对我国现有的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其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随着新教改的提出,我国现存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都得到了本质上的优化与提升,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目前我国现存的教育体制的改革虽然初见成效,但是落实到具体的班级管理方面的时候仍然有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不能拥有足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的等级依旧分明,班级管理的水平没有得到预想中的优化与提升,这也是教育工作者们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班主任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初中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生较大变化的阶段,对于外界因素保持着一种较为紧张敏感的应对状态,这个时期的初中生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分散学习上的注意力和时间,因此一个拥有优秀班级管理能力的班主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由于初中的课程安排的特点,班主任拥有最长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接触,同时也肩负着管理学生包括学习在内的在校日常生活,这种工作情况也就对担任班主任角色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了解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班级工作起到协调与组织的作用[1],培养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除此之外,班主任还需要为每一个同学设立专属的档案,对同学们进行阶段性评估,以便更好地制定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教学培养方案。新课改对班级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同时也是在对班级管理者——班主任提出更多工作能力上的挑战,班主任需要根据教育发展情况不断地做出改变和调整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教学工作的要求,实现更高水平的班级管理目的。
二、班主任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方法欠缺,以考试成绩为中心,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的固有模式导致学生和老师都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提高可以分数上,特别是许多班主任为了更好地达到提升学生分数的目的,对于分数高的学生和分数低的学生采取差别化管理,容易导致两极分化,一些成绩不好的同学会因此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学会摒弃按照分数来差别对待的管理模式,因材施教,以育人成人为抓手,让每位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管理缺少针对性,以班主任为主体进行班级管理
初中正是学生的个性彰显得最为明显的时候,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鲜明的行为以及性格特点,但是目前初中班级的管理模式中普遍上缺乏针对性。班主任身处于班级之中,总会下意识地将自己作为主体来实行管理工作,这种行为忽视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它导致的结果往往是班主任的许多想法和行为都是基于自身的角度出发的,而不是从学生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会和老师的意见发生分歧,彼此之间的想法不能得到足够的交流,削弱了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效果。
(三)学生自制能力较差
在初中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工作本身就具有较大的难度[2]。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资源,同时也有了更多探索外界的工具,各种新潮思想的涌入和冲击下,学生很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因素诱惑,进而形成更为严重的叛逆心理,这些对于学生的生活学习来说都是没有帮助的,学生在面临这些诱惑时往往缺乏足够的自制力,这时候就需要班主任的及时引导和纠正,作力培养学生的自律,避免班级管理工作受到影响和阻滞。
三、班主任实效管理班级的几条建议
(一)提高自身认识和管理水平
作为一个管理者,班主任首先就要拥有足够的管理能力。想要实现一个班级内的高效管理,班主任需要切实地分析这个班级的情况,找出漏洞和不足,及时对现有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行改善和调整,保证管理模式的鲜活生命力。班主任也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对于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要做到尽可能多地涉猎和学习,让自己拥有足够的能力对班级所处的状况进行正确清晰地分析,并且能够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除此之外,班主任要学会和学生多多交流沟通,让学生真正将班级当做一个有归属感的集体,这有利于形成更好的班级氛围,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的重任。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阶段,班主任要学会适时地引导和教育,为同学们传授更多积极向上的知识和理念,让学生拥有优秀的思想道德准则,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好的班级氛围和优秀的班级管理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通过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来实现。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让学生找到班集体的专属性,让学生之间存在一种牢固的联系,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们的综合文化水平。
结语
总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及时地根据班级情况调整管理模式是实现高效管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光远.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管理,2019,(21):173.
[2]张英娥.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探讨[J].教育管理,2020,(13):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