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已经逐渐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工科人才。同时,理实一体化教学还可为高职工科专业教改起到导向作用,将高职院校办学重心置放于技术性、职业性方面,为我国服务、建设、生产制造行业发展提供高质量应用人才。在国家教育机制的宏观调控下,高职院校的应聘机制也在不断优化及改进,在持证上岗的教育体制下,将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的技术型教育发展效率,同时也彰显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本质价值。因此,本文对高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电工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也使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空前的进步,但企业对员工的素质和技能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培养新型技能人才必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推进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是高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校企对接的必由之路。理实一体化模式就是每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实训交替进行,突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充分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兴趣。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概述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在职业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常常出现断层的现象,无法满足未来的职业需求,以至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效果大打折扣。在此基础上,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被提出来。所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是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当前的岗位需求为导向,并在传统理论课程教学中,融入实践教学,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状,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到一起,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与传统的课堂不同,理实一体化这一教学模式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深化了理论知识的认识。在理实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深化理论知识,加深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真正实现了在“学中做”、“做中学”,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二)、理实一体化对高职工科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来源与本科院校差异较大,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具备多元化人才培养方式,以此满足学生不同职业、发展方向、专业技能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从当前我国社会人才需求条件来看,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更受到市场青睐。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人才培养方式、生源情况、办学条件、就业需求等制定高职电工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类型,并将理实一体化教学作为高职院校就业需求与办学定位的主要模式。高职电工电子技术专业作为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基地,在理实一体化模式下具有良好的发展形势、发展空间。理实一体化模式是高职院校在新形势教学体系中的一种创造性实践,是我国探索改革职业教育的一种创新路径。在此情况下,高职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持续发展,便需要精准找到自身教育位置,以此发挥自身灵活办学、自主办学优势,以社会需求、就业需求、职业发展需求为基础,求存质量与特色办学兼并发展。高职院校工科专业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基于职业教育实现理实一体化模式的实践指导与思想研究。
二、高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方式
(一)、创新教学方法,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融合,同步发展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体现了教师“做中教”和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的统一。所以在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双师上课”的模式。也就是说,专职教师和企业大师共同担当课程的教学任务,可以将实践与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吸纳企业的建议,把企业的技能需求与职业标准和课程体系对接,并保证实践操作课时超过一半。课堂教学内容要以企业的实际工作为依据,采用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让一些实践教学在企业中进行,安排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岗位实践,加强专业技能的巩固训练。
(二)、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
教师固然存在着教学能动性,而且许多青年教师对电工电子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抱有极大的兴趣,但从教学模式所要求的系统性和关联性着眼,当前还需加紧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材编写。理实一体化教材是将知识和技能培养结合起来,在专业教学中形成“教”、“学”、“做”一体,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容易理解,实践环节简洁明了,充分体现知识点。在高职院校所使用的专业课教材中,有以理论知识为主线的教材也有以实践环节为主线的教材,因此在进行每个教学单元设计时,对于这两类教材应该区别对待,若以理论知识为主线的教材,不能为了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需求而破坏基础知识的完整性;若以实践环节为主线,以任务模块化划分重新编纂教材,理论知识为实践提供必要的辅助支撑。。
(三)、建立理实一体的评价体系
在教学考核方面,既然教育过程体现出了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视,那么在教学考核过程中,也自然需要融入一些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进行考核的方法。在此要求下,高职院校不仅需要充分发挥出日常考试工作在考察学生专业理论素养中的作用,而且有必要完善专业实践能力考核体系。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也可以构建以赛代考、以证代考机制,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考取各类专业证书,在了解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素养的基础上推动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另外,在教学考核主体方面,高职院校不仅需要发挥出教师在考核工作的主导作用,而且需要重视学生与企业在教学考核中的参与。其中,学生的参与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发现自身专业理论素养与专业实践能力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明确自身职业能力发展方向,而企业的参与则能够促使考核标准更加接近企业岗位胜任能力要求,进而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企业人才需求实现良好对接。
结束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实验+实训”的教学方法,建立一个完善而有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学生成绩考核体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评价中互学,评价过程中尽可能寻找作品和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开启创新能力。同时,将企业和社会评价也引入教学,有利于行业和教学的发展。实践证明,教学模式中加强实践环节过程的考核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谭雪.高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5):108-109.
[2]李研博,陈芳.理实一体化模式下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00.
[3]赵柏阳.“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课程对接模式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0):165.
[4]马炯延.汽车士官高职教育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探讨[J].科技视界,2017(15):99+97.
[5]周鑫.浅谈高职“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创新教学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