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科目之一,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情趣,带入学习情绪,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都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带入生活化情境、运用多媒体、信息化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加入的形式等实践方法,使得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运用。
关键词:情景教学;初中道德与法制;实践
引言: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导向性的带入具有情绪色彩性的生动形象的场景,从而引起学生一定程度上的情绪体验,进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可以将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同时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制的教学质量[1]。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的优点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道德与法制属于比较枯燥的思想政治类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普遍以死记硬背知识点为主,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因为课程枯燥而产生厌学情绪,这是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质量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2]。通过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将学生的思绪带入到教学活动中,通过鲜活的例子和角色扮演等,使课堂更加生动,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在面对未来的人生道路和社会生活的岔路口,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做一个对社会产生积极正面影响的个体。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带入真实的情感和切实的感受,通过教师的引导,在道德和思想方面对学生传导深刻的正面影响,使得初中道德与法制的教学活动实实在在的影响学生三观的形成,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进行引导和帮助。
二、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
1、带入生活化情境,使学生具有参与感
教育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能一味的背知识点,做试卷,教育应归于生活中去。比如,在可持续性发展章节内容的讲授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垃圾填埋场进行参观,直观的目击感受可以带给学生震撼感,通过教师介绍垃圾填埋场每日垃圾的处理量,垃圾填埋场剩余的使用年限,让学生深刻的直观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再如,珍爱生命章节内容的讲授时,由于初中学生阅历较少,对生命的理解比较空洞。教师可以学生相互分享养宠物的日常和心得体验,并试想宠物生病或者离开的心理感受,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在情境带入的基础上,教师在进行珍爱生命内容的教学时效果更好,学生也更加容易理解生命的意义,情景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得学生的情绪与课本教材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使学生们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投入到原本较为枯燥的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去,从而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3]。
2、运用多媒体、信息化等先进的教学方法
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将多媒体等现代科技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通过图片、声音等方面去吸引学生更加专注和投入的进行学习。
用flash动画或者小视频等方法将枯燥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展现出来,使得初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有直观的认识。比如,在进行爱国内容教学时,初中时期的学生对国家的概念还比较懵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爱国电影或者爱国短片,把热爱祖国的思想浸入到学生的脑海中去。
再如,在依法行使权力章节内容的讲授时,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通过漫画的形式展现一些小故事,小明买彩票中大奖,老板不兑奖,双方法院见的漫画描述;或者小明在餐馆吃饭吃出虫子,小明投诉到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故事等,激发学生正义感,让学生讨论在权益受到侵犯时应如何进行维护,通过学生积极的讨论和主动的思考,对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仅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欢乐,同时有助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质量的提高。
3、通过表演的形式,角色扮演使学生产生代入感
初中学生的模仿和表演欲望比较强烈,教师通过角色的设定,以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通过角色情绪的感知和领悟,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内容,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讲授社会道德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文明的或者是不文明的现象,让学生进行讨论,这种现象是否道德,从而引出社会道德的概念。
再如,在讲授诚实守信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曾子杀猪的小故事,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探讨,为什么曾子执意要杀掉那头猪,难道曾子不知道那仅仅是妻子哄骗小孩子的戏言吗?让学生对曾子的行为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已经的孩子便该守信,还是仅仅是戏言没必要真的杀猪。再让学生去思考,如果曾子没有把猪杀掉,他的孩子会怎么想,日久天长,逐渐长大的孩子还是否会相信曾子和妻子,孩子长大之后又是否会对他人守诺,是否会做一个诚信的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与自己的生活发生联系和碰撞,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说过却没有做到的事情,有没有不诚实的行为,或者有没有很好的履行承若的行为。通过表演的方式,使得学生带着角色的情绪去思考问题,反思己身,使诚实守信的内容深刻的刻在学生的心里,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也愈来愈受到重视,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迫在眉睫。情景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同时通过角色强烈的带入感,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更深刻的影响学生自身的成长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起到了积极正面的影响,真正的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也符合我国进行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郭秀兰.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亚太教育,2019(07):104.
[2]仲宝琪.谈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8,20(11):194.
[3]赵汝梅.浅谈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数码设计,2017,6(10):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