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五步法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王伟
[导读] 不练习,无学习是五步法的思想之一。
        不练习,无学习是五步法的思想之一。五步法中的识别、举例、创造三个环节我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实践过,是在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单元写作教学主要有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第三单元写作细节描写中做的实践。在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反复练习的重要性,现将相关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一、梳理整合与写作相关的课文内容
        读写结合,写作的前提是读,要让学生读,教师就要先解读教材中的课文。要做好五步法设计,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找出体现了写作点的课文,并精确分析课文内容,为开展五步法识别、举例、创造设计做准备。
        教师先找出对应写作点的课文。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抒情和议论常常合起来使用,涉及到抒情、议论描写的课文有《邓稼先》《说和做》《黄河颂》《老山界》《土地的誓言》《阿长与《山海经》》。细节,细微情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的细枝末节,在七年级下册中使用了细节描写的课文有《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说和做》《孙权劝学》《卖油翁》《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等。
        梳理出课文后还需进一步找出抒情句(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细节描写,并分析表达效果为下一步的练习设计做准备。
        比如:《说和做》一文中抒情(直接抒情)
        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直接抒情句,表现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埋头读书并在深夜从事学术研究的以情形,他研究我国古典文化,是为了寻找振兴民族的路子,这里面有对他崇高爱国情的赞美。)
        比如:《阿长与《山海经》》细节描写赏析
        细节描写:阿长的外貌(并不高大)、神态(絮絮,切切查查)、睡相(夜间占床,大字睡相)、语言(把《山海经》念成“三哼经”)、动作(举起第二个手指,摇醒我、让我说恭喜)等。(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阿长这一农村妇女粗鄙、没文化,不拘小节而又善良的特点。)
        二、识别辨析
        整合出的课文内容,是为写作教学服务的。在讲课时我们边讲新课边连带复习这些写作知识点,让学生熟悉这些知识点,为运用作准备。复习的方法是把讲过的抒情句、细节描写句做成选择题的课件,先让学生通过不太动脑筋的识别加深认识,我是利用学生平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这些课件的操作,下面就是个课件例子:
        (一)以下句子使用了哪种抒情方式
        1、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2、“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3、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呼告)   间接抒情 
        (二)下列句子用了什么类型的细节描写
        1、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2、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3、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动作、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环境描写
        除了选择题,连线题也能起到节省时间、让学生少动脑、加深印象的效果。


        接着再以填空题的形式出题,让学生调取储存的知识,填写出答案,可以让学生看题(不抄题)写答案,以节省时间。
        (三)请填写出下列细节描写的类型
        1、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            
        2、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凌乱不堪,众物腾怨。              
        3、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三、举例分析
        五步法中举例环节可以设计成两种题型,一种是分析表达效果(表达作用),一种是从文中找句子。两种题型都是锻炼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一定的表达能力。分析表达效果的题可以考察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比如: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这一段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所以设计这个题?是因为这个题就综合了间接抒情和心理、环境描写,考点全面,学生做答时往往不综合考虑,以偏概全,致使出错。表现了什么精神呢?表现了红军的顽强意志和乐观精神。这是许多学生想不到的答案。
        从文中找类似的句子,是五步法中的举例,是根据要求和例子去课文中找出相应例子。比如在复习了抒情类型后,要求学生去课文中找出一个直接抒情一个间接抒情句子,使学生在寻找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内化。
        四、创造运用
        学知识的目的是运用,运用是对知识的练习和巩固,创造的题型最好结合授课内容来设计,把抒情描写、细节描写分解到每篇课文中,以小练笔的形式呈现出来,反复练笔,以增加熟练度。在设计课堂练笔时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尽量找学生观察过的内容,以让学生找得到米下锅,有话可写,有积累的素材拿出来创作。比如
        《黄河颂》的练笔-----抒情
        练一练:用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或片段,抒发一下对援鄂医务人员的敬仰之情。(2分钟)
        《土地的誓言》的课堂练笔-----抒情
        练一练:请同学们用(直接抒情)呼告的修辞抒发一下假期期待返校的心情。(1分钟)   
        《老王》的课堂练笔-----细节描写
        练一练:细节描写,写一个片段 200字:记述周围的爱心故事,注意用上外貌,动作,语言等人物描写方法人物。
        鼓励孩子大胆表达,不断让学生在写作课堂中迸发出想象力、创造力,使每篇作文都充满个性化的自由表达、体现孩子本来的灵气、才气、志气。
        课堂练笔后,需要安排专门作文来练习。兴趣产生写作灵感,之所以不是一来就老师讲解后直接写大作文,而是安排识别辨析、举例分析、课堂小练笔等环节,其实就是降低难度,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体现读写结合,让学生对阅读例文加深理解,在产生写作欲望后再让学生动笔写大作文。
        1、请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要求:用红笔勾画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句子。(直接抒情用直线,间接抒情用波浪线。)
        2、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从自己家里找一张你喜欢的照片,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发挥联想和想象,对拍照当时的细节做出一定的描写。(要求:用红线勾画出细节描写的语句)
        写大作文让学生自我勾画,这么做的目的,既是让学生再次阅读自己的文章,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于是五步法还提出自我评价满意度和还原度两个概念,力保从评价体系上靠紧写作主题:学习抒情、学习细节描写。
        通过教师整合课程内容、利用课程内容来带出写作主题、识别写作主题、分析举例写作主题、创作运用等环节,开启和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在写作教学中得到反复的训练。写作是一个需要反复磨练的过程,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训练量,是难以产生质的效果的。五步法鼓励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自我觉察,大胆地自由表达,评价学生时鼓励创新,肯定学生的灵气和才气。秉承这一原则,学生课堂小练笔和课后大作文,只要文从字顺,都尽可能给予表扬夸奖。在实践中也遇到过困惑,还需要摸索总结,进一步学习理论和加强实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