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就象储存道德资本,这样的资本会不断的增值,一生都可得到它的利息”,兴趣是学英语最好的老师,但习惯更像一把金钥匙,习惯能很容易的开启英语的大门,习惯是一种能量的储存,建立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能使英语学习变的自然,就像你习惯了每天刷牙洗脸一样,不用刻意努力去做,一切会在轻松自然中进行。
一、养成预习的习惯
有些学生听课吃力,老师讲什么记什么,被动参与学习,有时感到茫然,关键是没有预习,预习是课上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如果课前做了预习,在听课时就会有目的的去听,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把自己预习时不清楚的部分着重记忆。比如遇到的语法现象为什么会那么用?个别词在句中的不同解释等,把它搞清楚了,心中会豁然开朗,预习时不要流于走马观花,也不要深思熟虑全面理解,用笔记标出难懂的地方即可,没有预习的习惯会影响听课,预习要边看边思索,先把单词会念,意思先要弄懂,不懂的做标记,这是听课时的重点,之后尝试做下课后习题,最好用铅笔标记出不会的题目,等老师讲完课后解决。
二、养成大声朗读和背诵英语的习惯
有的学生主观上想学好英语,但不善表达。英语是一种优美的语言,朗读英语时,学会体会到它的美,这种享受的过程会使学生爱上英语,有兴趣了,自然学起来有意思,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主要是利用早读的时间,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大声朗读并背诵课文,一开始背课文可能会吃力,但时间长了,就会越背越快,越背越容易。有的句子里的语言意思原来不明白,一旦背熟了,自然就通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三、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
有的学生由于对英语兴趣小,课上精神涣散,注意力分散,这种坏习惯对学英语的学习是不利的,因为英语是语言,英语是外语,它的的特色是老师课堂上讲的,首先要明白听课的重要性,老师通过备课,在课堂上讲解的语言点是学生看书所无法比较的,教师的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捷径。教师和学生的学应该是同步的,学生在课上就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老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跟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多理解和记忆一些东西,从而为课下做习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脑子不如烂笔头。读书一定要做好读书笔记,但有的同学比较懒,自己在课堂上不愿意记笔记,下课就去抄别人的笔记,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不利于锻炼自己的总结归纳能力,只有自己在课堂上亲手记笔记,才能更好的理解、消化所学的内容,英语学习是需要记忆的,但许多学生有边学边忘的现象,怎样防治遗忘呢?英语课堂笔记正好能够帮助学生记忆,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课堂笔记能重现课文里的重点和难点,对课下做作业、考试都很有益处。笔记是学习知识的积累,记笔记的前提是不影响正常听课和思考,记笔记要把握什么是应该记的,就是要记下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黑板上的板书内容。这些东西往往比课本后面的注释要详细的多,这能够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课堂笔记促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使学生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宽,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养成善于提问,切磋琢磨的习惯
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最强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
六、养成复习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也就是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得到一个串联,从而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的脱离与割裂。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须有计划的不间断地复习。每上完一次课,都要及时复习,这是巩固知识的过程,每天学到单词复习时要记住,以免以后堆积,从而失去记词的兴趣,每天学的语法、知识点要汉英反复记熟,这样才不能每次做题都要看书看笔记,复习要有计划,什么时候什么内容脑子里要有清晰的思路,遇到问题要先想,再问老师。复习时要有所侧重,目的性要强,对学习的重点难点要多花时间,通过复习可以把知识连贯起来,形成知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