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高职艺术设计院校教师教学质量内部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推广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周云莉 蔡世伟
[导读] 高职艺术设计院校是培养艺术设计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
        摘要:高职艺术设计院校是培养艺术设计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为社会输送设计类人才。在生源战日益激烈的当下,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艺术设计类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高职艺术设计类院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直接影响教育质量。高职艺术设计院校针对教学实际情况以及教育目标,构建的符合学校长期发展科学严谨的教师教学质量内部评价体系及长效监控机制尤为重要,进而在校内各院系及同类型院校之间应用与推广,将会对整个高职类艺术设计院校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为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也为逐渐推动和改变我国高职类应用型艺术设计类人才的质量做好保障。
[关键词]
        教学质量/推广/评价体系/监控机制
正文:
1.教师教学质量内部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概述
        教师教学质量内部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是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教师教学质量内部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一方面要符合艺术设计类院校教学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满足社会对学生质量的需求,符合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内在需要,让教师在学校的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下自在、自觉、自主的发展完善自我,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思想境界。
教师教学质量内部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主要以学校、院系、教师、学生这四个维度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作出合理的评价以及对教学状况进行动态的监控,监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思想,推动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思想,以崇高的思想道德水准和优质的教学水平服务教育事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应充分考虑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思维,将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测转化为实现教师的个人价值方式,促进教师不断发展自我、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高效履行教师义务,最终培养出大量的的良师、名师,带领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学生完成发展与创新的设计学习之旅,为祖国的设计应用型人才把好质量关。
2.高职艺术设计学院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与监督的特点及重要性
2.1 以高职整体学生基础素质为基础,使评价和监控落到实处,因材施教
高职艺术类院校主修公共基础课程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成绩整体偏低,而高职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公共基础课程的成绩较普通高职院校的成绩更低,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时一定要客观对待,充分了解学生的原有的文化课程和艺术课程的成绩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目标及职业发展方向,更有针对性的合理的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高职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录取采用文化课程考试成绩+艺术考试成绩总和的方式,因此会出现公共基础课程水平参差不齐,而艺术方面的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须对部分文化或艺术成绩特别优异发展势态好的优质艺术学生的引导与推动,同时,须具备对学习态度不好,文化或艺术基础薄弱的学生具有孜孜不倦、逐步引导和不断开发的精神;因此在应用与推广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机制时,一定要深入探索,针对教学情况选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合理的监控机制,高职艺术设计院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与推广会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遵循制定--应用--推广--再修订--再应用--再推广的原则,以科学为前提,以实际情况为依据,以适用性为基础,方能打造出符合高职艺术设计学院特点的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
2.2 担负高职院校教与学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高校教育是学生进入社会的“临门一脚”,是努力冲刺的阶段,教育质量不能含糊。而高职艺术设计类院校课程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是学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传输者和锻造者,教师的教学思想或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与专业水平的构建,因此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尤为重要,没有科学、严谨的评价和监控,就形不成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2.3 突显对隐性基础的重视
教育就像建房子,是建构学生的思想、知识和技能大厦,构建这一切主要是依靠科学严谨的课程体系和其中诸门课程,一栋房子质量好坏,决定因素很多,但建筑的前期设计水平和后期施工质量是关键,而教师是课程的主要设计者和实施者,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也尤为关键。
在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隐形的思想和知识构件就如建筑的地基和梁柱,虽然最终会被外部形态所掩盖,但却是关键中的关键,因其不明显、不能快速看出效果、不易察觉且耗时费力,所以隐形的思想和知识构建很容易被有意或无意的放松或忽视,但这些却是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基础。
课程中隐形构件设计的科学性与教师执教的质量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去监测教师是否按照课程的目标严格构建隐形基础,并最终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应用与推广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的重要性。
2.4 求真务实,扎根实际
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与监督机制必须扎根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实际,以真实情况为依据,如果随便设立或照搬照抄其他综合性大学的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则会因为“水土不服”而伤了扎实教学、潜心教育的教师,更易助长不良风气,最终害了学生,毁了中国的高职艺术教育。
3.教师教学质量内部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的执行与推广
3.1 我国高校不断扩招,高职艺术设计院校学生数量不断上涨,如何让高职艺术设计院校的教学质量不降反升,除扩大教师招聘数量,提高招聘教师的学历水平,并不断学习与培训有关之外,还与合理有效的执行教师教学质量内部评价和监控密不可分。

科学严谨的教师教学质量内部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执行是关键,长期稳定的执行是其发挥效果的根本保障,只有持续长效的执行才能够发挥其监督教学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保证高校的教育质量不因扩招下滑反而提升。
3.2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质量内部评价体系和监控长效机制,最终要落实到执行上。坚定不移的执行是科学合理的机制发挥作用的根本,而想要机制发挥最大作用,需要合理的推广和应用,然而任何优秀的体系和机制的形成都离不开大量的实际应用和反馈,若只想借用一套教学质量内部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快捷且容易,但想要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却未必管用,更不可能最终形成可行的长效机制。
3.3从研究符合院校教师教学质量内部评价体系和监控长效机制出发,执行与推广既是结果也是过程,执行和推广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的必经之路。执行可以观测机制的有效性,而推广则可以扩大观测范围,达到研究体系和机制的适用范围这一目的,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可以结合现存的体系和机制,在形成高效的体系和机制后长期执行,并最终在校内各专业间及同类型院校间推广。
4.教师教学质量内部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在高职艺术设计类院校的运用与推广
4.1 坚持以高职艺术设计类院校实际问题为导向,我们对高职艺术设计学院的原有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3年以上的跟踪,并为部分主干课程制定了适合高职艺术院校的评价指标体系。整个应用过程的研究采取从历年教学质量问题出现的环节和发生的情况入手,深究问题滋生的土壤,力求从本质上、源头上进行分析和挖掘,努力理清源头以及附带产生的连锁边缘效应全过程,争取在环环相扣的问题中,在显性的问题与隐性的根源之间寻找本质问题,并分析本质问题形成的原因,以此检索原有评价监控系统中合理和有效的部分,挖掘出监控不力或无效的部分,最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评价体系监控机制。
4.2 根据高职艺术设计学院教师与学生的特点,针对教师之间存在专业水平与文化理论水平差异,以及学生之间专业水平与文化理论水平也存在差异这一实际情况,在应用与推广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过程中强调将其分成两个子系统实施:一,公共课程教师评价体系,着重评价教师的自身思想品格、引领能力、理论知识构架等如何在课堂中通过课程的实施计划、引领步骤、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式完成高质量教学和高品质引领;二,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师评价体系,着重评价教师的创新设计意识、发展设计意识、绿色设计意识、服务设计意识等理念如果在课堂中通过自己的课件、语言表述、案例分析、作业点评等方式进行合理的引导。
4.3 根据高职艺术设计类院校课程的特点,在应用与推广教师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时要注意通识文化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的不同,通识文化课程基本是在教室完成,便于监控,而专业设计课程则要相对灵活,多数专业设计课程需要离开教室到现场去感受和体验设计项目的环境氛围,因此授课方式和授课形式灵活自由,授课作业也相对形式多样,那么对于专业设计课程就必须成立专业的、专门的监督部门,且成员须由资深的专业设计教员担任,以便根据专业设计课程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全程动态监测,这样才能避免在实际监控过程中单纯看教师出勤以及班级的学生上课人数、学生状态等几类基础问题,而不能从设计理念、设计创新、设计发展等核心教学理念来观测教师教学执行情况。
4.4 教师教学质量内部评价和监控机制如果不健全或不规范,不但起不到监测作用,反而会把正常教学程序引导至应付检查的非正常程序。因此在应用和推广过程中可以形成短期和长期的双向监测:短期监测主抓课程教学步骤、教学流程、教学实施、教学成绩、作业质量等方面落实情况,看班级学习氛围、班级考勤、班级学生测评;长期监测主抓课程前期规划、课程拓展深度、课程参赛情况、课程服务后续课程力度、课程之间的结合度、课程与专业构建的匹配度等,看后面课程的教师对该门课程效果评价、看学生后期对课程应用情况评价、看大赛的相关成果等。在短期监测和长期监测的配合下,形成科学、合理、高效的监控机制。
4.5 高职艺术设计学院首先要清楚评价和监控的目的,处理好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之间的关系,使其共同服务教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并提升教育质量。使其在应用中不断修正,在修正后坚持执行和推广,最终完善高职艺术设计类院校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机制,形成良性的评价和监测环境,使高职艺术设计院校的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长效化和高效化。
5.结语
        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生源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高职艺术设计院校一定要建立和应用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科学和系统的质量监控机制和教师教学质量内部评价体系,为我国高职类应用型艺术设计类人才的质量把好关。
        参考书目
        《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与实践》 上海教育出版社  顾伟勤 王雪梅 杨静宽 陶茜 2011-12-01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艺术设计院校教师教学质量内部评价体系与监控机制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5A016)
作者简介:周云莉(1985.08)性别:女  籍贯:湖南 单位:北海艺术设计学院,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通讯作者:蔡世伟  性别:男   单位: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职称:讲师,课题主持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