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实施探讨刘晓荣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刘晓荣
[导读] 小学时期的美术教育,对学生今后发现美、认识美和提高审美能力均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小学时期的美术教育,对学生今后发现美、认识美和提高审美能力均有重要的意义。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是运用色彩、造型、线条等手段,通过细致的观察与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而色彩是一件艺术品最重要的元素,是其生命力之所在。而色彩教学作为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为此,色彩教学理应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受到重视与实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介绍了色彩的定义,并从几个方面探讨了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实施策略
1 什么是色彩
        色彩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基本的概念,然而,色彩并不是世界本质或“原貌”,我们只是通过我们的色彩视角对教学进行区分,并赋予对我们的意义。我们看见:色彩将现代都市装扮的更加辉煌灿烂,它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喜悦;色彩装点着我们的居室、宾馆、游乐园;色彩同样在草原、在乡村、在一切大自然中焕发出无限变化的迷人风光,人们受其诱惑,乐意在大自然中沉醉。色彩是一种对世界的描绘和诠释。人类和其他生物所赋予世界的色彩是不同的。除了物理世界对人类的意义外,心理世界也被人类赋予了色彩,看看这些描绘心灵的绘画,看看那些色彩斑斓的梦境,它们都是用色彩描绘的内在世界。因此,色彩作为一种非物理真实,是一种最为基本的心理真实,它们与内在的心灵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2 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必要性
        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的一个初级阶段,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色彩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发现和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实施色彩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
2.1 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我们的世界因为有了颜色而变得五光十色,这也是孩子们认识世界的开始,小学生们喜欢色彩是天性,我们要重视儿童绘画色彩方面的培养,总结出一些掌握色彩的可行性措施。注重在小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实施色彩教学,可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感知生活中和作品中的色彩,发现色彩的魅力,认识色彩的美,逐渐提升小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对色彩进行合理的运用。
2.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进行小学美术教育时,通过开展色彩教学,促使学生建立关于色彩的初步认识,让学生学会简单的色彩的运用,发挥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实现对色彩的熟悉认知和熟练运用。通过美术教育充分开发孩子们的智力,提高审美情趣,促进个性的发展,而且还利于孩子们在生活中的融会贯通的应用,为以后的各个方面打下基础。如何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思想转变,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让同学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所以说色彩教育是很重要的,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多彩的世界。发展个性,完善人格。
3 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课中的实施策略
3.1 小学国画中的色彩教学
        国画课程目前都被引入了一些大中专院校,近来也被引用到了小学美术课上,小学美术课上缺少不了的就是国画,国画顾名思义就是中国画,它是中国的主要画种,就像西方国家主要的画种是油画一样,它是具有强烈民族性的传统绘画,用“中国画”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独特的已经和方式发展变化着,所以我们要从小学开始就让他们了解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小学生通过中国画小本课程的系列教学训练,校本课程的最终目标是挖掘小学生们的学习潜能,个性潜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更好的学好美术,就要让学生们对中国画感兴趣,如果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教授学生,学生本来就不熟悉,像笔法、技法之类的,一味的给学生灌输这些知识,我想学生上课肯定会睡着,会犯困,那么这节课上的就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首先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引入课堂,或者以某个典故故事引入课堂主题,或者以玩的形式导入课堂,例如准备一张大的宣纸钉在木板上,利用泼墨的方式进行教学,让他们以浓墨勾勒外形,再调一些淡墨利用水的张力使画面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色彩泼上去,增加画面的童趣,也让同学们在作画过程中感受到了水的美妙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画画技能。
3.2 小学水彩中的色彩教学
        水彩课是美术课中主要的学科之一,水彩的发展具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情趣,它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内容,水彩顾名思义,给人主要由两种感觉,第一是“水”,具备水的特性,清澈、透明、柔和,第二是“色彩”,多种多样的色彩,五彩斑斓,简单来说水彩就是水和彩的结合,以水为调和媒介。那么在小学中学习色彩是至关重要的,水和彩的结合性、流动性、透明性、湿润性、随机性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有序的表意符号,体现主题的意象美。水彩的绘画工具构成了色彩的基本内容和创作特点,由于水彩不容易把握,所以我们可以从油画棒开始做训练,因为油画棒比较好把握一些,作画时相对比较容易更能画出他们心中想要的效果,作画以平面画法为主,让孩子们的创作获得极大的自由和想象空间。
3.3 小学版画中的色彩教学
        说起版画,它是视觉门类的一个重要门类。版画是伴随着印刷术而发展的,巧妙地运用留黑的手法对其进行处理,得到版画特有的艺术效果,版画艺术地位也是很高的,郑振铎先生曾说:“梨枣图画,为推动文化,功高不可胜言”。 
        随着《新课标》的课程的不断深化和改革,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也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2005年深圳市曾经举办过《全国少年儿童版画教学研讨会》,现在儿童版画也越来越受到教育部和学校的重视了,中国儿童版画的特点就是在色彩上的应用。不仅仅是中国,国外的一些儿童版画也很有特点,儿童版画逐步在校园兴起,版画是校园孩子们比较熟悉和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去认识,去接触,去感受版画的魅力呢?最重要的还是要到大自然中去写生,亲自感受下大自然的魅力所在,可以给学生拟定一些贴近身边生活的主题“超市一角”“我的老师”“春游”“我的家乡”等等,也可以欣赏各种形式的优秀版画,像是儿童色彩版画,还有名家的一些版画作品,更加开阔他们的视野。调动他们表现自己内心的彩色世界。像绘画大师莫奈的作品——《睡莲》,这幅作品主要表现出了睡莲的色彩,学生们看到绿绿的水面,蓝蓝的天空,明亮的睡莲,更加有了创作的欲望,作品大胆的选用了一些对比性的色彩,让孩子们领略到色彩其中的妙处。总而言之孩子们喜欢版画色彩是天生的,版画教育能开发智力,提高审美能力。
4 结论
        总之,色彩教学对小学美术教育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对色彩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美术的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要让色彩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小学生的智力以及审美能力,从而有效推动小学美术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萌.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色彩感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7(24):172.
        [2]梁亚云.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11):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