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过程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架构江贵英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江贵英
[导读]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社会各界对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加大
        摘 要: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社会各界对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加大。为了向社会输送英语应用型人才,作为英语教育主体之一的高中学校也加大了对学生英语全面教育的力度。高中英语文学阅读与思维型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在学生阅读英语文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量增加,加深了对高层次英语的认识。总的来说基于思维过程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架构切实起到了帮助学生通过多层次的思维操作对英语知识进行使用和理解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思维过程;教学架构;
       
        在我国以往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英语文学阅读属于选修课本中欣赏类的课程,但如今它被划入了选修课本中拓展类的课程序列,用来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结合思维型课堂开展英语文学阅读的目的是奠定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基础,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思维发展自身英语素质。
         
1.传统高中英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专注学生应试能力培养,忽略文学素质培养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受固化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开展教育活动中,通常以培养学生写作和记忆能力为主,这是因为高中阶段的英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这两方面的学习能力,成绩能够说明老师的教育方法与教育活动是否完美。从而在教学中,教师强调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反复的复习、记忆,安排作文题目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忽视对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其实英语的学习与语文学习有着相通的方面,阅读量的增加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给学生带来学习乐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在机械的学习英语过程中,学生丧失了创新能力,固化了他们的思维模式。另外也有一些英语教师是因为自己平常都鲜有时间阅读英语文献,自身文学素养就不太高,很难对提升学生文学素养起到辅助和引导作用。
        1.2缺乏对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通常通过对一些单词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单词意思,重点的讲解一下词组,然后整篇的讲解课文,结合文章讲解出现的语法,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体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说明教师在教学中投入了很多精力,希望通过耐心的解读文章帮助学生理解。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这也是许多学生在实际阅读文章解答题目时经常翻译不出文章主体内容的原因,如此就很难准确的作答。很多高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明明我都理解每个单词的意思,为什么就是不能灵活的翻译文章呢?”,这就是因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没有注意到对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掌握了单词和语法,生硬的翻译出文章内容对学生的自信心也是一种打击。我们知道语法与单词使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会有不同的意思,只是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单一的掌握了内容,其他文章出现相同的单词和语法时,学生会自然的将课本中所学套入到文章中,引起理解误差。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也需要经常安排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1.3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学科多样,需要合理的将时间分配到各个学科的学习中。然而我们发现许多经常抱怨英语单词记忆困难、理解困难、学习成效不佳的学生,通常仅通过课上时间学习英语,而且听课态度还不端正,学习效率不高。在课下几乎不会分出时间进行相关英语文献的阅读和专题练习。

这是缺乏英语学习兴趣的表现,因此提高学习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2.实现英语文学阅读与思维能力连接的方法探究
        2.1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从幼儿牙牙学语中,我们可以得出“语言是学会的、听会的、练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这一结论,有人会抬杠说,幼儿学说话明明就是大人在引导。我可以用有力的论据反驳这一观点,在幼儿学习说话的过程中他们通常会有超乎大人想象的言论,这是他们在大人说话的过程中学来的。并且经过一定的练习说出来的,并不是大人教会的。同理,想要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需要给学生提供语言的学习机会,在教学活动中安排适合学生学习的语言环境,加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之后的语言练习,方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一个在美国长大的中国小孩和一个在中国长大的美国小孩,他们会更好的掌握对方过度的语言,这就是语言环境的强大力量。为了保证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合理的运用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在讲解文章的同时,尽可能的结合文章的背景向学生拓展内容,了解英语文学写作者写作文章时的背景和所要披露的社会现状与个人精神,在学生尝试撰写相关主题文章的时候,由于一定的文学素养基础更加得心应手的完成写作。
        2.2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能力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需要不断的改革自身教育模式以满足社会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主体教育目标。比如,教师在单词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打破以往以老师为讲解主体的模式,要明白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学习方法,通过对音标的掌握,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许多单词。因此在课前教师可以将课文中出现的单词安排给学生,使小组自由分工查阅单词用法和意义,在课上指出某单词在文章中的位置以及它所表达的意思,还可以激励学生使用单词、词组自由组句,将单词灵活的运用到其他句子中向同学展示。在单词讲解的准备过程中,学生会发散思维查找问题、记录问题,并且在翻阅其他文学作品中加大了阅读量,加深理解。
        2.3提升学生对英语文学阅读积极性
        兴趣是一个人对事物产生了解的开始,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在英语文学阅读中提升自身思维能力,英语教师需要做出实际行动提升学生阅读英语文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不喜欢阅读英语文学无非就是因为英语文学中出现的大量词汇和语法是自己没有掌握的,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学习知识是由浅入深的进行,阅读英语文学也是如此,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为学生挑选一些有意义、有趣味而且不晦涩的文学,安排特定的时间供学生阅读,并且相互之间交流阅读经验。一旦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他们自然而然的会花费时间阅读英语文学。
3.如何构建阅读型思维课堂
        如何构建思维型阅读课堂是激发学生英语文学阅读过程中的难题,需要我们努力研究找到解决办法。例如:在讲解一篇文章时,教师不能一味的讲解单词和语法在这篇文章中的用法,要先通过文章背景的解析,为学生提供同背景下的文学作品示例,另外,在教师讲解整篇文章的内容时,不要只注重对相关段落的分析和翻译,而是贯穿文章主体结构,向学生展示文章全面的思想与内涵,随时提问学生某个单词或语法在该句中的使用意义,从而引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在渴望问题的解答中阅读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在要求全面素质教育的当代社会,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坚决的主动出击,寻找新的、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巩固自己的教学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素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杜会强.基于思维过程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架构研究[J].中学生英语,2017(20):83.
[2]许书明,叶军.阅读教学生成性思维方式新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5(7):1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