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各个领域对计算机专业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中职院校必须积极的进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本文主要是就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创新教育分析策略的实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教育
引言
加强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的力度,不仅为传统中职计算机教学体系的改革与优化指明了方向,而且人们也真正的认识到中职计算机学科在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所占据的位置。但是由于传统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学生创新性不足的问题,所以,加强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我国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创新教育概述
如果站在客观角度上分析的话,中职计算机教学专业进行的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一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双向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确保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创新与时代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积极的应对经济时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挑战。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进行的创新与改革,不仅是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也应该在充分体现其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将创新教育与中职计算机教育紧密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的水平,为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创新教育与绝大多数学科的教学一样,都离不开该学科独特的创新教育核心理念的支持,所以,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开展计算机专业的创新教育时,应该以该学科的核心创新理念为基础,对学生的创新潜力和意识进行培养,才能在解放学生思想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学生创新潜力的培养作为中职计算机专业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只有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在平等的环境下接受中职计算机教育,才能确保中职计算机创新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创新教育时,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将解放学生思想作为中职计算机创新教育的重点,充分重视学生在计算机创新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追求以及自我实现等各种不同的途径,对学生进行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创新教育。
二、创新教育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一)采取分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适应力
中职计算机教学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在开展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活动时,必须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教学适 应能力与计算机知识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比如,针对学习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想法自由的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对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如果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不理解的知识和内容,教师应该及时的给予相应的指导,确保学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对于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应该按照教师教学为主、学生强化练习为辅的教学模式,由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教材中的内容开展实践操作训练,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教材中涉及到的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中职计算机知识学习的效果,经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知识,而且为其后期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及进入社会参加实践适应信息化数据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节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采取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新力
计算机的迅速普及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诸多的便利,即便是很多家庭没有电脑,学生也可以利用平板电脑、手机等现代科技设备学习计算机操作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中职学校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时,应该改变传统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计算机的过程中感受计算机先进的功能和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尝试将计算机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合理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辅助专业课程的学习,并在学习专业课程知识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增强自身计算机技术运用的能力和水平,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学科价值和作用的认识。另外,中职教师在开展计算机学科的教学时,应该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或者信息数据管理理念等创新可拓展自身的计算机实践应用范围,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
(三)采取社会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新颖性
由于中职院校计算机学科教材的更新速度已经跟不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脚步。如果教师在开展计算机学科教学时,仍然像以往那样依靠现有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的话,必然无法达到新课程改革对中职计算机学科创新教育提出的要求。所以,中职院校应该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积极探索和研究校企合作模式计算机技术教学的可行性,为学生接触和学习更多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提供便利,同时在企业优秀计算机操作人员的指导下,掌握学习中无法学到的先进计算机知识,为后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中职计算机学科教师也应该加快自身与信息时代对接的步伐,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身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计算机学科知识学习效果的不断提升。
(四)创设教学情境,进行计算机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是当下绝大多数创新教育中所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目的是为了在整个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进行相关的情境再现或者是还原,来有效的帮助学生对当下环节的内容和知识进行相关的学习和理解,比如说,教师在进行相关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具有创造性的开放性试题,并结合各种的技术来进行相关的问题情境还原和创设,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借此来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状况。
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中职学校来说,应该在积极探索计算机学科教学创新教育实用性的基础上,加大优秀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将创新教学理念融入到计算机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生资质创新意识和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的力度,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晓艳. 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C]. .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796-800.
[2]王瑛.创新教育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4:199.
[3]杨晓宇.关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职业,2019,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