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连南瑶族服饰中的刺绣图案精美,纹样品种繁多。刺绣工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2009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美术教学课堂.我将连南刺绣图案引入到小学剪纸课堂,这样不但提升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更是拓展新的课程资源,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本地特色的教学内容也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也对本地美术的教育特色的突显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刺绣;本土特色;图案纹样;小学剪纸课堂
现代人追求服饰时尚、复古,“民族风服饰”本着“民族的即世界的”的理念已在市场上流行已久。这“民族风服饰”是指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元素装饰的一种商品。现在国内服装品牌如裂帛、渔、茵曼等,都是融入了传统刺绣元素,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充满民族风情的服饰风格,深受老中青三代人的喜爱。现代服饰里运用的一些刺绣图案纹样与连南瑶族服饰中的刺绣图案有许多相类似的地方。连南瑶族服饰刺绣是当代妇女特有的一种传统手艺,其刺绣图案纹样品种多,内容丰富,制作工艺精美。连南刺绣是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符号的代表,2009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她的学习、研究和推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它具有灵活生动的表现方式,很强的装饰感,且简单易操作的特点。人教版的小学美术课堂中,剪纸内容都有安排剪雪花、剪小动物之类。为研究和探索剪纸的新主题,我也一直思考着来一次连南刺绣与小学剪纸课堂的艺术碰撞,将连南刺绣图案引入到小学剪纸课堂。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美术教学课.现在教师应重视传统手工艺术的传播,利用本土教育资源,让我们的孩子了解更多民间艺术,提升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这样不但可以发展新的课程资源,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还可以提高美术的教学效果.
《多彩的连南刺绣走进小学剪纸课堂》,我主要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这些同学已经掌握一些的剪纸知识和剪纸的基本流程,而且他们已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和理解力,模仿力和创造力都有很大的空间,并且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刺绣与剪纸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手工技法,要求学生要有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图示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连南瑶族图案,学习他的特点及分类,之后再借鉴所学图案创作出有瑶族本土特色的剪纸作品。
一、应用图列式引导剪纸教学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图片向学生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瑶族服饰的特点及图案纹样。这些图片将会给课堂带来特别的效果,学生热烈的讨论...图列式引导教学,边展示边讲解,图文并茂使得学生逐步清楚连南刺绣的图案纹样、刺绣品种、纹样的意义等知识。再运用刺绣中的图案纹样或民族元素来创作剪纸作品。图列选择要求有典型性、针对性和代表性。
1、刺绣的配色启示教学
展示连南刺绣的图案,是在一张靛蓝色的布上绣有几何形的纹样,纹样是以大红和深红的绒线做主调,再用以黄、白、绿、蓝、粉红丝线作镶边,手工精美。艳丽的色彩搭配,鲜艳华丽的瑶族服饰,充分表达了连南瑶族人民追求美、创造美、爱美的情感,图案洋溢着少数民族风格特点。学生对刺绣中的配色具有极高的兴趣,学生很快就融入到精彩的课堂,进入愉悦、兴奋的学习状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刺绣的配色特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尝试做用色彩卡纸来做色彩搭配练习,红绿配,红蓝配,黄蓝配等,学生开始用自己喜好的颜色来搭配,开始构思着下一步要用哪种颜色的纸来剪出个怎样的图形,为接下来创作的做前期准备。
2、刺绣中的图案纹样
连南的刺绣图案有几何形为主的纹样图片,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还有通过挑花刺绣纹样通过叠加、去减等方法,变换出许多的自然景象和动物形象如日、月、山、河流图纹,鱼纹、牛角纹、龙角花纹、松树纹、马头纹、小鸟纹等和象征皇权的盘王印等.教师将纹样图案逐张演示,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刺绣图案多达几十种,足以显示了瑶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学生看到这样图片时,即赞叹又新奇。在课堂上,我尽力让学生多观察图案纹样的机会,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图案纹样的种类,掌握要点,深刻体会,从而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学生边看图时,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图案纹样的形状、及排列的次序等特点等。引导学生为剪纸构思画图做的准备,为创作铺垫基础。
二、图列式引导创作教学
刺绣图案是瑶族服饰刺绣最关键的一大特色。展示图案纹样是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图案纹样的样式和种类。通过引导启发式观察,在创作出具有瑶族特色的剪纸,在创作构思图案前,要求学生多角度观察作品、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分析,运用图列对比欣赏的方式,打开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的想象。
创作剪纸实施步骤:
1、工具材料:红色/彩色纸,剪刀,铅笔等。
2、步骤
(1)制定题材和画稿设计:制作范稿或色稿
题材和设计画稿是关键的环节。比如,制作动物题材的的画稿时,首先要求学生对生活仔细观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依托生活中的真实原型进行塑造,也可以在把握物象的特征的基础上,在创作时适当地进行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来造形,任由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明白绘画不一定要真实地再现客观物象。又或者是选择植物题材的,既要尊重实物、注重自然,又要对实物进行大胆取舍,不必过分去追求细节,这样经过艺术概括的作品,定是富有装饰性的植物纹样。又比如,在几何形题材中,注意几何形的形状变化、比例大小的区别、色彩的多样性和冷暖对比、还有点、线、面的运用都是创作几何形纹样的关键。学生掌握了这些要素后,开始创作图案纹样,但要使画面富有美感且协调。学生要通过自己观察,比较,调整,才能创作出令他们满意的画面。
(2)剪纸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在剪纸的活动中可以综合运用已学技能,剪出作品。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既要动手,有要动脑,在剪的过程中,还要求细心和有耐心。眼,手脑相互协调。一副完整的创作作品完成下来,学生技法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提升很多。
剪纸时,需要学生能运用到的剪法和刀法。剪法有单剪法,拆剪法,单剪拆剪结合法。刀法主要有直刀法,暗刀法和开口刀法等。在剪的过程中,要学生注意先剪图案内的小块的镂空部分,在剪大块的,最后剪外轮廓形。图案中的纹样如果用剪刀操作不了的,可以用到刀法,几何纹,锯齿纹,花瓣纹,柳叶纹等,这些刀法的技巧可以让画面更具有装饰感。总之,剪纸教学以技法为基础,创新为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这就是现在美术教育的宗旨。”这正是美术教师应该积极工作的方向。立足于本土,开发本土新课程,挖掘本地特色的美术品牌课堂,从而丰富美术课堂内容,使美术教学不仅仅限于书本,还可以触及到生活,民俗等各个方面,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能、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美术的教学效益,也对本地美术的教育特色的突显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
[1]黄建辉.如何把剪纸艺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J].考试周刊,2018(46):176-177.
[2]尹娜.广东连南瑶族刺绣艺术探析[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01):1-4.
[3]陈慧. 连南瑶族服饰刺绣的传承和保护[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