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美术教学是中学生接触艺术品、学习美、提高鉴赏美的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我国初中美术教育存在授课方式,导致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初中美术教学需要不断优化,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自主观看美术作品,探究美术作品的内容,分析作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会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大力推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初中美术教学在初中教学科目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也给初中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初中美术教师应当响应新课程教育标准和素质教育改革的号召,对如何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效率进行剖析,找到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创新初中美术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主观性,让美术这一科目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来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师生之间要想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信任你,而不是跟他们说自己是多么的负责任。教师必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和感染学生。如果与学生就某一事情达成约定,就一定要严格按照约定兑现诺言,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勇于承担责任。要用自己全部的爱去对待所有学生。有时一些微不足道却饱含关怀的话语,可能会获得学生对自己的信任。有一次班上有位学生考试结束后,就用手使劲地揉搓眼睛,我走上去关心地劝他太用力揉搓眼睛可能伤到眼睛,可以先闭上眼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就是这么几句微不足道的话,却使这位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甚至帮着劝说其他学生遵守纪律,这使我非常感动。我同时也更加相信,用信任的言行来代替言语恐吓能够和学生走得更近。
二、创设情境,视觉冲击
在美术课堂上创设情境,制造视觉冲击,让学生感受视觉盛宴,是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如《盛世汴梁》这个单元,主要是通过欣赏《清明上河图》来了解汴梁城的繁华景象。如果干巴巴地讲《清明上河图》,笔者认为感兴趣的学生应该不会很多,于是课前笔者先找来手卷《清明上河图》,在教学时找两位学生将其慢慢展开,并分别描述他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之后在屏幕上滚动播出《清明上河图》的情况下,让更多的学生走到作品面前,仔细观察图中的景象,并引导他们抓住图中交通工具和服饰特点,加深他们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和认识。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视觉冲击,笔者事先准备了几样道具,比如宋代的服饰和石拱桥下停靠的轮船的模型,把学生慢慢带入情境中感受,并请一位学生穿上宋服,带领学生仔细观察服饰领口和胸襟的细节特点,让学生在纸上试着画出来,同时出示一组宋代服饰图片和交通工具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宋代的汴梁城和今天苏城津梁街的不同。
三、美术教师应该巧妙提问,让所有学生思考
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很多美术教师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提问会将课堂中的大量学生排斥在外,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提问技巧,增加有效的、让所有学生都参与的提问策略。为此,应注意三点:其一,目的性。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设置好问题,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有目的性。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要设置此问题、此问题能解决什么问题。问题是为本节课的中心内容服务的,偏离了中心的问题会使此课重点不明确。其二,开放性。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尽可能使所提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所谓的开放型就是所提问题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语权;问题不是为某些学生设计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更不是简单的是与不是。其三,难度适中。问题的难度必须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适应。换言之,即一方面问题不能太容易,学生无需多思考就能解决的问题没价值;另一方面问题也不能太难,超出学生年龄段和能力范围的问题会使学生灰心气馁,对学习失去兴趣。
四、研究性学习体验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美术学科教学时可以利用起当地的美术文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美术馆,或者有价值的博物馆,有美术气息的艺术馆等,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到生活中考察美术现象,在有能力的基础上写出有关的总结或者报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美术与信息系统连接起来,将多媒体与美术文化相挂钩充分的融合,教师可以让多媒体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气息,让学生更加的具有美术文化的潜在意识,让学生在美术文化的基础上更加的具有欣赏美的能力。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美术教学,一般的教学程序是:老师口头语言的描述―图例―演示―学生练习,这样的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一直处于枯燥无味的重复练习当中,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教学状态,学生会逐渐丧失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并产生厌倦感。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把美术课程中一些笼统抽象的内容变得更为具体和形象,因为一些绘画规律靠教师口头语言的描述,学生理解会很困难。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使这些内容简单化,也从原来的单一乏味变得生动有趣。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学习《变体美术字》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一些用不同的方法写出来的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因为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形象直观的视觉效果,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这两者之间的不同,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变体美术字的印象,在正式学习时,学生也能做到入情入境并且得心应手了。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美术是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时,由于课堂教学比较枯燥,往往会产生心理排斥感,美术教学也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就要优化美术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