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为教师们高度关注的课题。由于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使学生在轻松喻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因此,该教学方法得到了教师们的关注。启发式教育主要是把启发学生思维能力当做教育的核心理念,并且以培养合作探究和自主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最终教学目的。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兴趣;引导
导言:
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教学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地予以启发辅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过于枯燥。总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满堂灌输,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常常缺乏兴趣。生物教学应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主要目标,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启发式教学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
1 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1.1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图片教学等,通过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到教学中,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培养各种能力。例如,在学习细胞构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立体地展示细胞的构造,对细胞的每一个结构进行拆分演示,并配以相应的语音讲解。这种授课方式更生动,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看到细胞的构造。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1.2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生物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生物教学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尤其要重视充分利用实验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实践对理论的演示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生物知识的内在联系,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点的掌握。因此教师要合理地运用实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能力。
1.3 以问题案例式教学为主导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指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启发。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问题案例式教学方法在启发式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给学生案例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了解。比如,糖的鉴定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给学生演示案例: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还原性糖(单糖、麦芽糖和乳糖)与斐林试剂在隔水加热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沉淀。通过案例的演示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的糖与不同试剂间发生的变化,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1)为什么淀粉遇碘液会变蓝?(2)还原性糖与菲林试剂在隔水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是什么?(3)这两项实验结果在生活中可以怎么运用?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就掌握了糖鉴定的知识,同时对鉴定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启发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1.4 教师对教学进行合理总结
启发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整个课堂上学生应起主导作用。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毕竟有限,所以有些操作或者思路会与理论出现偏差,这个时候教师的总结就变得极为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给予评价,对不足的地方予以改正和补充,对于表现好的地方予以鼓励,这样学生才会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2 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1 启发诱导贯穿整个高中生物教学过程
高中生物内容更抽象,难于理解和把握。采用传统讲授方法很难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显得枯燥乏味。
学生对于自己难以把握的内容很容易丧失兴趣,选择逃避方式消极懈怠。如果整个教学过程贯穿启发诱导,从导入课程到作业布置。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引导、启发、点拨学生,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
2.2 设置启发式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指教师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创设出各种情境,让学生质疑探究。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师授课时,可以设置一个相关问题情境。从教师提出的问题中通过联系、思考和想象,发现内在联系,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同时还可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具体表现为强烈的求知欲,对外部世界的探索欲望,对生物学习的热爱等。设置启发式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使每位学生的优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
2.3 教学内容灵活化直观化
高中生物内容的抽象性决定了它难以被理解,所以可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将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灵活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教学内容不应死板。墨守成规,通过运用多样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灵活化,符合学生认识特点,引导学生踊跃思考。教学内容不应抽象偏离实际,通过多媒体演示、实物展示和模型再现等方式给学生以形象可感而具体的学科知识,有利于解决生物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观察探究事物的能力。
2.4 实施启发式讨论课堂教学
启发式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而实施启发式讨论式课堂教学可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高中生物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知识,更强调会思考运用知识,培养探究实践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讨论法是学生以教师提供的线索为依据,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探究讨论,以达到辨明其是非、寻求真理的目的的方法。通常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讨论。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组内成员可以相互指导、相互启发。教师在讨论中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想象力。
3 结论
总之,启发式教学融入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和教师都受益匪浅。高中生物课程更应该合理地利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锻炼。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大大锻炼和提高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掌握学习生物的方法,形成创造性和灵活性解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仅促进生物教学的开展,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学生的能力。可见,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尤小会.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92—93.
[2]刘国树.浅谈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33):320-320.
[3]赵国慧.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8(24):116-116.
[4]李雅婷.启发式教学的发生现象学解读[J].教学与管理,2017,08:19—23.
[5]杨丽,温恒福.启发式教学与对话式教学的辨析[J].教育探索,2018.0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