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3期   作者:韦美京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受到重视。

广西马山县林圩镇七贤小学 韦美京 530602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受到重视。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也要对这一理念予以重视。通过实践我们得知,“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可以构建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吸收,实现高效教学。基于此,本文从变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活动以及优化师生关系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能够对教师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引言: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于学生的发展不利。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体验,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
        一、目前“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无法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活动
        将学生当作教学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主要倡导的思想。然而目前乡村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固守传统观念,认为学生年龄尚小,不能任由其“掌控”课堂,依然根据自身想法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大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同时还会使学生形成依赖教师不去主动分析的习惯,于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
        (二)过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这是一种新思想,一些教师也认识到这种教学方式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他们没有实践经验,对其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无法准确拿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完全放任学生不管,导致学生在遇到一些生僻字或是无法理解句子时无从入手,教师没有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构建策略
        (一)变更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的应用与推行效果,与良好的教学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科学且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展现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优点所在,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大有裨益。譬如,以小学语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为例,由于这是一篇描写人物为主的文章,而学生年龄尚小,对毛主席的了解不够,于是教师可以让做好课前预习,让学生请教自己的父亲母亲,从他们那了解到毛主席的为人处世,他是如何服务于人们的,这样学生会对毛主席有一个初步认识,毛主席的为人处世方式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也会在他们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从心底发出对毛主席的钦佩之情。如此将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通过亲自询问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就会对文章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有所了解,对毛主席的为人也会发自内心的敬佩。


教师也可以在讲述完成文章内容后,向学生介绍毛主席的更多事迹,从红军长征到后面的四渡赤水,从新中国成立到后来的卫星发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毛主席的认识与了解。
        (二)优化教学活动
        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更加能够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渗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帮助,学生也会从中学到各种能力,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不失为一种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在讲解《将相和》一课时,便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实施教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各个小组的同学要分别扮演文章中所涉及到的角色,并在扮演的过程中要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扮演蔺相如的同学要展现出他机智勇敢、宽容大度的性格。这一过程中,由于学生亲自扮演文章中的角色,对人物的理解会更为深刻,更加有利于知识的有效吸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与发展方向之间有所不同,所以学生之于语文知识的理解也会有一定差异。若是教师“一视同仁”的分配小组成员,势必会产生一些小组“积极踊跃”,而一些小组“消极怠工”的情况,这时教师就要加入其中,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开展小组合作,而这样就无法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式的优势。基于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真实状况,进行层级划分,然后根据互补的基本原则分配各个小组的成员,尽量保证各个小组中都有语文水平较强的学生,也有语文水平相对薄弱的学生,如此能够更好地推动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展现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可见,优化教学活动能够有效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良好构建。
        (三)优化师生关系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之下,展现的是现代化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其中包含友善、宽容、理解等。正因如此,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增进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确保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和教师交流沟通,甚至可以在意见不同时主动发表自身见解。例如,《小猴子下山》这篇文章,主要告诫我们不应该像小猴子一样做事三心二意,最终没有做成任何事情。然而当代的学生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头脑中会有很多想法,也许在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会存在不同的想法,如部分学生会认为小猴子比较可爱,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并没有什么过错,也有的学生可能会想我们也可以像小猴子一样,只有在亲身实践后才会知道自身想要的是什么,虽然最终并没有获得什么,但坚持了自己的始终。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不能立刻予以否定,针对这些不同的想法,可以持欣赏的态度,对学生加以鼓励,促进师生关系。
        结束语:综上所述,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开展乡村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不但可以达成教学目标,同时可够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语文知识学习中的乐趣。正因如此,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力争探寻出以此理念为基础,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最大程度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吸收。
参考文献:
[1]叶莹.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31:94.
[2]高金松.构建快乐语文课堂帮助学生高效学习[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227-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