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党建提升基层党校建设的现实路径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第3期   作者:李文超
[导读]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其根本原因离党领导施政理念。

中共密山市委党校 李文超 158300

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其根本原因离党领导施政理念。党的正确性是离不开平时党的党建工作.党校的党建工作尤为重要。党校的教学是基层党员的党建工作的最主要途径。
关键词:党建  提升  基层党校  建设
        在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参政政治体制中,党员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就是对中国行政效率与执政质量的提升。党员队伍的建设手段也一般都需要通过党校进行,而党校虽然已经遍布了中国的大部分城镇,但是这些基层党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方式都需要提升,以促进党建的工作巨大推动作用。针对实际情况党中央也提出了加强对于基层党校的建设工作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基层党校的建设工作的整改与加强需要持续性、操作性。基层党校需要开拓创新党建工作的全新路径。
        一.基层党校党建工作的基本现状情况
        党建工作包含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等诸多方面。党校是中国共产党培养优秀人才与领导骨干的主要阵地,曾培养出许许多多优秀党员.党校承担着对于党员的理论、思想教育及党性修养的双重重担。十八大前,由于党校地位的被边缘化,基层党校虽然数量众多,但由于师资力量的参差不齐的问题,对党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而言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在管理理念以及教育思路方面也不能跟上时代步伐而导致其无法更好地服务于基层党建。特别是党校的理论党性教育相对弱化非常明显,如只注重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随着在党校深入贯彻使习近平书记提出的“培养四铁干部与党校的三个坚持”的理念,基层党校迎来一个历史性的发展与改革的春天,迸发勃勃生机。
        二.提升基层党校党建工作的现实途径
        着力加强基层党校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基层党校存在着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党校教师老龄化严重,即基层党校的教师队伍一般并非是由师范专业的教师担任,而是由许多入党多年的老党员和老干部担任。老党员和老干部对党的的忠诚毋庸置疑而其对党的理论发展与创新理解相对欠缺。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奔向美好生活党校教学,特别是基层党校教学是需要教学方法的创新。因此通过各种路径加强与提高基层党校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增强促进教师的综合素质基提升。习近平强调,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首先,加强理论素质和党性培养。理论素质就是要党校教师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如果党校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个主业主课放松了、甚至荒废了,搞了很多其他方面知识、技能、兴趣的东西,那就会喧宾夺主,甚至会在政治方向上发生偏差。”在理论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基层党校教师的头脑,特别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行动上基层党校教师要做到自觉坚持党校姓党、党校教师姓党。而让学员接受更好的理论和党性教育,必然要求党校教师具有更高的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基层党校教师更需要加强理论方面的提高及党性修养方面升华,这样才能把理论讲透彻,把故事讲精彩,能够回答学员提出的疑问,让学员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基现阶段,基层党校主要是要围绕“一个中心”,增强“四个自信”来构建理论教育体系,即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中心,开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马克思主义原著导读等一系列核心课程,以增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教师的素质提高,促进党性理论教育在基层党校加强。其次,提升基层党校教师综合能力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对基层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提出短、中、长的规划,用目标定位基层党校教师能力提升。第三,在教学上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培训理念与教学方法。在科研上增强基层党校教师本领,提高围绕地方的经济社会中心献计献策的能力。
        用创新机制来促进基层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在基层党校教师主体上实施系统“名师工程”,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知名教师,培育基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能手,造就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在学科领域有影响的基层知名专家学者。在双向互动交流机制上积极选派教师到党政机关或基层挂职锻炼,加强党校与党政机关和单位干部交流的力度。在授课内容上给领导干部到党校讲课预留出足够空间。在选聘兼职教师上定位于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高、善于把握课堂的党政军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先进典型人物、知名专家学者。
        加强基层党校领导队伍建设。用政治建设统一思想。领导者的思想高度是影响整个学校的水平关键因素。采取定期与灵活的方式对基层党校的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培养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基层党校的领导队伍,在围绕完成教学任务中锤炼其党性,促进基层党校整体工作上新台阶。用能力提高改善领导水平。在基层党校领导中,开展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纲要》活动,通过“学、思、践、悟”,充分发挥领导干部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干部的领导水平。加强对领导的监督。采取自上而下、平行、学员三者融合方式对基层基层党校基本运行进行监督。监督主要内容在政治上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主要内容,包括主体班及科研课题选题方向、培训班讲授内容、政策咨询文章导向等方面;在培训实效上主要是监督班级管理,包括教学计划完成和学员请假制度、课堂纪律、结业评价等方面;在经济方面主要是基层党校的财务的基本运行发面。监督是基层党校每个工作环节都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基层党校良性发展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孟倩倩.利用党建信息化加强教育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价值工程,2012-31。
[2]卢福营.新社会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挑战与策略[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