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何欢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5期   作者:何欢1 张丹通讯
[导读] 探讨精细化护理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治的进行缺血性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98例,依照数字随机抽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精细化护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护理满意率分别为为95.91%、79.59%,P<0.05;实验组并发生发生率为18.3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77%,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几率,该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并发症;影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环境因素等的改变,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几率不断上升,该疾病具有病死率、致残率等特点,临床上对于诊断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多采用介入方法,但是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1]。因此,本研究探讨精细化护理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进行缺血性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98例,对其进行随机数字抽选分组,其中实验组49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5例及24例,年龄最小及最大分别为42和68岁,中位年龄(52.23±2.34)岁。对照组49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6例及23例,年龄最小及最大分别为43和67岁,中位年龄(51.43±2.57)岁。两组在年龄等资料方面不具有对比意义,P>0.05。本次研究均取得两组患者的同意,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为根据护理流程对其护理,对患者进行手术后的用药指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病情监测等。实验组:给予精细化护理:(1)进院护理: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主动对院内环境、主治医生以及进行自我介绍,确保患者初步了解院内基本情况,以更好进行接下来的护理。(2)入院后护理:①术前:手术前医护人员核对患者基本资料,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观察,主动给予关心和安慰,针对患者害怕、恐惧等负面情绪进行疏导,确保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同时对其身体情况给予评估,了解其有无手术禁忌,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为其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确保室内温度和湿度的适宜,嘱咐患者术前良好休息,保持睡眠。②术中:严密监测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情况,如瞳孔大小、血压、意识、脉搏等并详细记录。由于导管、导丝的推送和支架的释放可能导致患者颈动脉血管受到一定刺激而引发血管痉挛的发生,同时也可能因为撕裂血管内膜引发脑血栓、栓子脱落导致脑梗死等严重的并发症。③术后:股动脉穿刺点采取“8”字法加压包扎后用1kg沙袋压迫6h[2]。在对患者进行运送时应当避免管道的受压、滑落,在患者卧床时,选择平卧位,术侧支体伸直、制动,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进行监测,积极向患者以及其家属对药物的名称、使用方法、效果、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给予详细介绍,对患者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进行观察,24h后将绷带解除,协助患者进行早期的床下活动[3]。在进行活动时应当动作缓慢,身边需要有人陪护,避免不良事件。对于穿刺部位及周围的皮肤进行观察,确保皮肤的干燥与清洁,判断是否存在硬结、肿胀等,对皮肤温度、颜色进行观察,加强术后的监测及护理,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及时处理。(3)出院指导:①责任护理依照患者具体病情情况对其制定个性化出院指导方案,如用药、饮食、康复锻炼计划,嘱咐患者出院后避免劳累。②指导患者对自身高血压情况进行控制,保持心情的愉悦。③告知患者当伴有不适情况应当立即来院就诊。
1.3评价标准
①采取我院的自制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分为三个等级,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值范围0分100分,90分-100分为满意,80分-89分为一般,低于80分为不满意。②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实验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护理满意率分别为为95.91%、79.59%,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皮下血肿2例、腰酸背痛1例、假性动脉瘤2例、脑血管痉挛4例;对照组:皮下血肿4例、脑出血4例、假性动脉瘤5例、脑血管痉挛6例,实验组并发生发生率为18.3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77%,P<0.05。
3讨论   
目前,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不断呈现上升趋势,根据相关研究表示,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比最多,其已经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于该疾病在临床上主要采取介入术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外科手术操作时对患者造成的伤害[4-5]。但是由于脑血管介入治疗存在复杂性,同时由于颅脑的血管神经分布情况较为紧密、复杂,在患者完成手术后容易引发并发症。故对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对实验组采取精细化护理,该护理围绕着进院、术前、术中及术后、出院的护理,进院时对患者积极介绍院内情况,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手术前积极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平复其不良情绪的同时,积极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手术的配合,术前的须知,有利于患者面对手术的治疗[6]。同时,在手术过程中重视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另外,术后的护理对患者具有重要价值,积极指导其饮食,预防并发症,观察患者病情,并指导其病情稳定后及早下床活动等;同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针对定的出院指导,以利于患者及早的康复[7]。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护理满意率分别为为95.91%、79.59%,P<0.05;实验组并发生发生率为18.3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77%,P<0.05。说明了,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几率,该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晓芬,胡朝霞.精细化护理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7):138-140,144.
[2]王彦春.精细化护理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7,23(32):196-197.
[3]李晓梅,李燕.精细化护理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50-151.
[4]白敏.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9).
[5]董娜,黄志玉.老年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5).
[6]陈娟.介入技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观察和护理[J].世界中医药,2015,(A02):1124-1125.
[7]黄雪芳,周金细.精细化护理在缺血性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今日健康,2016,15(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