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黄永珍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6月   作者:黄永珍
[导读] 美术素养是幼儿全面发展所必备的综合性素质之一,幼儿美术教育的培养可以体现在幼儿美术素养方面。而生活属于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可以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基础,也许一些随手的生活化材料,都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和创作的欲望,让幼儿更快的在自然的生活当中,“走”入教育,让自然的教育“走”入生活。因此,本文首先直接提出问题,将生活化的材料作为美术创作的主要工具,为幼儿的创新发展找到一个平衡点,运

黄永珍    广东省廉江市第四幼儿园  524400
【摘要】美术素养是幼儿全面发展所必备的综合性素质之一,幼儿美术教育的培养可以体现在幼儿美术素养方面。而生活属于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可以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基础,也许一些随手的生活化材料,都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和创作的欲望,让幼儿更快的在自然的生活当中,“走”入教育,让自然的教育“走”入生活。因此,本文首先直接提出问题,将生活化的材料作为美术创作的主要工具,为幼儿的创新发展找到一个平衡点,运用美术活动擦出思维的独特“火花”。
【关键词】生活化材料;幼儿园;美术活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6-066-01

        一、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建议
        从一定的程度上看,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美术活动进一步挖掘幼儿的潜能,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激发出来,让幼儿得到德、智、体、美和精神、身体上的和谐[1]。幼儿期是形象思维逐步创造和成长的一个时期,可以在美术活动当中,提高想象力和创作能力。但是,长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儿童的幼儿时期也成为了一个残缺的时期。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教师就需要把幼儿美术创作融入生活当中,让艺术创作最终也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美术创作的美丽天堂。生活材料作为美术活动的重要工具,属于幼儿创作的主要桥梁,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从目前的形势上看,在环保、节能、绿色的倡导下,幼儿园教育也需要加入对应的思想和理念,对生活化的物品知识循环使用,不仅减少了浪费的问题出现,与此同时,还可以引导幼儿善于观察,学会变废为宝。大自然属于一个丰富的物质世界,可以成为艺术创新的主要天然材料。例如:果壳、蛋壳、稻草、广告纸、绒线、布片等全部都可以激发幼儿的奇思妙想,唤醒幼儿的创作欲望与热情[2]。
        二、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一)激发兴趣,大胆创作
        对于幼儿来说,爱玩才是他们的天性,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往往对事物的学习存在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从本质上吸引幼儿的视觉,那么就需要在活动的基础上,激发幼儿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泡泡创意画》的时候,我们教师就应该使用生活的材料,仅仅围绕幼儿喜欢玩的本性,在“吹泡泡”的基础上开展美术活动。在游戏的环节当中,我们教师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3],接着,在游戏过程当中,我们教师要要求幼儿集中注意力观察,看看泡泡是怎样形成的,有多少种颜色,什么形状,还有泡泡的变化,接着我们教师将吹泡泡的技巧传授给幼儿,这样就可以激发幼儿的喜好程度,加深幼儿的认识。另外,幼儿在观察中也会被五彩缤纷的泡泡所吸引,当泡泡掉落到纸张当中之后,就会成为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有的幼儿认为这些像美丽的裙子,有的幼儿认为像夜晚的星空,在这样的个性化的创作过程中,幼儿就会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将幼儿带入到想象的空间当中,让幼儿的创作更加的具备信心,也更加的可以实现大胆的尝试。



        (二)结合主题,挖掘材料
        对于幼儿来说,由于年龄较小,想要在美术活动当中,真正的成为生活和创作的主人,那么就需要幼儿园的教师将幼儿的创新潜力挖掘出来。例如:在学习“北风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欣赏梅花的形状,之后根据幼儿的特征,对树干的部分还有花瓣的实施观察和分析。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就可以叫幼儿充分的挖掘生活当中的材料,如:干树枝、塑料瓶、瓶盖、纸张等制作出对应的梅花[4]。然后使用塑料瓶的底部,将梅花盛开的景象展现出来,另外,还可以给梅花加上花蕊,让梅花显得更具备立体感,在拟人化的角度上,也给寒冷的冬天,穿上漂亮的衣服。另外,花瓶的部分也可以使用轻泥来装饰,《一树花开》的景象就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
        (三)调整策略,累积经验
        从一定的程度上,随着社会不断延伸,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很多幼儿对生活类的知识了解的少之又少。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就需要通过观察、了解生活化材料与幼儿的相互作用。根据活动之前的准备,活动环节的设计,活动语言的组织,及时的调整策略,在良好的美术活动环境当中,引导幼儿积累知识。例如:在学习《泡泡创意画》的时候,我就根据生活当中的经验,引导幼儿使用吸管的方式,吹出属于自己心目中的画面。在开始的时候,我先组织了一个游戏,让孩子们比一比谁可以吹得更远,通过比赛,幼儿就可以掌握吹画的技巧[5]。另外,我还要求幼儿将吸管全部结合起来,看谁可以吹出最美丽的画面。在这样的激发之下,不少幼儿就在这些生活化的材料当中,构建了一副色彩斑斓的画面。接着,我又可以引导幼儿体验不同的作画方式和情感,增强对应的自信心,完成较强的艺术审美。
        (四)来自生活,回归生活
        对于幼儿来说,生活化的材料主要是来源于生活,但是艺术创作需要从生活当中汲取,也最终回归于生活。例如:在学习《水母宝宝》的时候,很多幼儿是比较喜欢一些奇特的小动物的。在幼儿的思想当中,认为水母身体透明,游起来可以看到漂亮的色彩在随风飘荡。在这样的状况下,怎样才能引导幼儿做出随风摇曳的水母呢?针对这个问题,我就开始深入的探究,使用拓印和撕贴的方式,制作出水母的身体颜色,然后再使用棉花签的方式,将拓印呈现出来[6]。接着,就可以使用废弃的报纸,撕扯成为条形的物品,展现动态化的脚。这样就可以让幼儿的水母呈现活灵活现的景象。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每一个幼儿的心里都埋藏着一个美丽的种子。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的进程当中,需要引导幼儿发现生活当中的美。在仔细的观察之后,幼儿就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源泉,教育的归属,感受美,体验美。我们教师应该将幼儿的美术活动加入到生活学习当中,以此提高幼儿的自然审美情趣,增强对应的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我们教师也可以把当下节能、环保、绿色的理念传递给幼儿,让生活成为幼儿美术创作的美丽天堂。
参考文献
[1]李玉霞.幼儿园美术领域生活化操作工具的投放与研究[J].学周刊. 2018(21).
[2]袁音奇.浅谈基于生活化教育的幼儿园美术集体教学活动[J].考试周刊. 2018(22).
[3]吴丽芳.生活化的幼儿园美术欣赏教育研究与实践——基于儿童的立场[J].幼儿教育研究. 2017(06).
[4]陈亚芳.让山区乡土资源融入幼儿的美术活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09).
[5]汪海燕.浅谈有效评价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J].学周刊. 2019(08).
[6]魏海霞.创意美术活动中材料有效投放问题探究[J].甘肃教育. 2019(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