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本次研究中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选取的时间段为2019年1月至2019年06月,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2HRZEAm/6HRE治疗方案,观察组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代替硫酸阿米卡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等相关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复治肺结核患者,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治愈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应用。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物;复治肺结核;临床疗效
复治肺结核包括初治失败的患者、规则用药满疗程后痰菌又复阳的患者、不规律抗结核治疗超过1个月的患者及慢性排菌患者。其发生与结核菌存在不同的代谢类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也是当前防治肺结核需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所以,临床上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复治肺结核,积极探寻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1]。由于复治肺结核应用以往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患者耐受性较差,容易出现治疗中断,从而产生结核病耐药菌株,无法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有许多的相关临床研究报道显示,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能够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突变型进行抑制,并且与抗结核的药物联合使用,不会对药效产生影响,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抗结核效果[2]。因此,本文主要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医治的6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选取的时间段为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38至76岁,平均(54.65±4.84)岁;最短病程7个月,最长病程31个月,平均病程(16.54±2.31)月。观察组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代替硫酸阿米卡星,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40至78岁,平均(55.32±3.76)岁;最短病程8个月,最长病程30个月,平均病程(17.31±1.24)月。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各项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2HRZEAm/6HRE治疗:(1)利福平:0.45-0.6,根据体重增减,每日1次,空腹口服;(2)异烟肼:0.3g,每日1次空腹口服;(3)盐酸乙胺丁醇片:0.75-1.0,根据体重增减,每日1次,空腹口服;(4)吡嗪酰胺片:每日2次,每次0.75g,根据体重增减;(5)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0.4入液静滴。
观察组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代替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生产厂家:珠海同源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3528;用法用量:口服,每日1次,每次0.6。
1.3观察指标
临床效果评估:①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经X先检查肺部病灶完全吸收,连续培养痰菌3次,结果为阴性;②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经X先检查肺部病灶吸收>1/2,连续培养痰菌3次,结果为阴性;③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所缓解,经X先检查肺部病灶吸收3/1至1/2范围内,连续培养痰菌3次,结果为阳性;③无效:治疗后,未能达到以上任何一项标准者[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1。
.png)
3 讨论
结核病是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属于一种慢性传染疾病,一旦被感染后可能会累及到多脏器系统,其中最为常见的为肺结核。肺结核患者疾病可急、可缓,且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①咳痰、②咳嗽、③咯血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具有治愈性。现阶段,临床上主要联合采用抗结核药物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来保障临床治疗效果。但是,有相关临床实践指出,随着时间推移,应用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根据WHO统计数据显示,采用单一抗结核药物,其耐药率大约高达12.60%,使临床预后效果受到严重影响[4]。
氟喹诺酮类是一类具有抗结核杆菌活性,并且组织渗透性也比较好的药物,尤其是在支气管与肺部组织黏膜中药物浓度较高,起效速度也比较快,能迅速的渗透组织细胞,直接杀灭结合杆菌,当与其他的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后,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此外,氟喹诺酮类药物代谢速度比较快,持续使用药物后几乎无任何蓄积作用,且副作用少[5]。左氟沙星在治疗肺结核时是应用最多的药物之一,具有广谱作用,对结合分歧抗菌也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与其他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后无相互作用,能够起到增强治疗效果的作用。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采用左氟沙星后,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复治肺结核患者,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忠阳. 各类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评价[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7(17):282-283.
[2]杜苏丰.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结合利伐沙班治疗肺结核合并肺栓塞临床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 2018, 8(16):218-218.
[3]王文秀.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结核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医药前沿, 2018, 8(5):245-245.
[4]顾宏芳, 施春林. 喹诺酮类药物在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10(21):114-116.
[5]周召忠. 喹诺酮类药物用于结核病治疗效果分析[J]. 健康大视野, 2019, 000(13):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