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梁伟程
[导读]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利用科学技术为自身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柳州市长塘中心校   梁伟程

摘要: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利用科学技术为自身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新时期,我国教育的发展也要做到与时俱进,跟随社会的脚步,运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展开教学,一方面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使得我国的教育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是学生学习其它科目的基础,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成为新学期背景下相关教学工作者需要着重探究的课题之一。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相应探究,通过合理、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不断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效果,满足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要求。
关键词:网络资源;小学语文;教学措施;信息技术
        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新的教学目标和新的教学要求使得教学工作得到了极大改革,包括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也深入人心。在新的教学理念背景下,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工作者就必须要实施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使教学手段与时俱进,符合新时期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在此背景下,相关教学工作者要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将网络资源和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活跃课堂氛围,以此满足新职业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需要。
        一、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什么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教学,主要就是因为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所以通过网络资源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学习兴趣不高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教学载体是教科书,而教科书所呈现的出的内容是单一的、死板的、机械的。学生在面对这种教学内容的时候,往往提不起兴趣,而且语文科目是以文字这一抽象化语言为符号的学科,很难在这种抽象的文字符号当中学习相关的知识。所以传统的教学载体导致学生的理解能力不高,学习兴趣不高.基于这些问题,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语文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教学方式方法的缺陷使得课堂教学效率较低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学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仍旧使用一言堂、满堂灌等生硬死板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只是单纯的对知识进行输出,缺乏活跃课堂的构建,导致学生是死板的进行知识的记忆和背诵,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学工作者在课堂当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主动积极的学习。要达到这些目标就必须要转变教学方式方法。


而网络资源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多媒体构建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在具体学习过程当中通过有趣的有效的教学内容,展开语文知识的基础探究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1]。
        二、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分析
        (一)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在网络环境当中,教师可以随心所欲的选取丰富的网络资源作为教学的拓展内容,学生在丰富的网络资源当中,能够拓展视野,激发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在网络资源当中搜集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并进行相关内容的探究和学习。比如在教学《咏柳》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对这首古诗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这首古诗的语音朗诵,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播放出来,在有声有色、抑扬顿挫的朗诵环境当中让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对这一教学方式方法产生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制作本师的重点难点讲解微视频,通过微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把握这首古诗的重点和难点。最后就是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之后也通过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反馈给教师,便于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二)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多维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传统的教学课堂往往是针对书本上的一些知识进行认知,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这种教学模式相对枯燥和单一,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不能得到有效提高,而且这样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吸取学生兴趣的元素,导致整个课堂生硬死板[2]。为了能够构建一个多维的教学情境,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比如结合多媒体搜集相应的网络资源,以视频、图片、声音的方式为学生创建一个有声音、有画面的多维教学场景,在这个场景当中,学生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而且学生的听力,视力和感官都能够共同参与到其中,更有利于学生去理解知识。在学生受到感官的充分刺激,激活自身的情感体验,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理解一些词语,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把握生字词。比如再进行进行AAB这类词语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收集一些网络资源,让学生加深理解。如大大的,小小的。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同样一个物体大和小两种规格在屏幕上展示出来。然后大的那个物体就是大大的,小的就是小小的。让学生通过这种对比的方式,更能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且能够通过大大的小小的来生动的描述物体,从而增强词语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总而言之,网络资源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重要教学元素,教学工作者要结合多媒体,充分将网络资源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使课堂变得有声有色,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玉成. 如何应用互联网教育资源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互联网教育资源在农村小学教学的应用研究[C].
[2]陈灿. 小学语文教师网络课程资源使用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