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张世福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张世福
[导读] 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关系着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体现在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上。

福建省平潭县城关中学    张世福

摘要: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关系着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体现在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上。在当前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教学工作者要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具体理念和内容,通过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学习和实践应用。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进行相应的探究。通过进一步了解核心素养背景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之后,通过制定有效的措施在教学当中突出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当中潜移默化的具备相应的历史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手段
        为了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当前的教学中必须要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通过创新教学课堂,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历史知识的自主探究和学习。通过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推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真正地实现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高中历史教学要求
        在核心思想背景下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创新教学工作,就必须了解核心素养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才能够立足于这些要求之上制定有效的措施,为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更新教学理念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一)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学生在课堂中主体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最终的教学效果。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理念就要求相关教学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历史知识的自主探究和实践中来,以此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的认知和学习[1]。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主动掌握历史知识的必要前提,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所以教学工作者要充分了解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二)历史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实践
        历史知识是一门工具性、生活性的学科。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能够理解运用和实践历史知识,这是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所以教学工作者要充分地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实践,这是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通过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从进一步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措施分析
        在明确历史核心素养对高中历史提出的新要求之后,相关教学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就要制定有效的措施,通过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活跃程度,也决定了学生是否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课堂讲解当中,融入课堂。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有效教学重要措施。因此教学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就要通过各种方法来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比如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摒弃传统历史课堂信息单向传播的局面,让教师作为课堂的信息传播者,也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和学生信息反馈的受理者。只有这样,课堂当中的信息得以双向传播,学生明确教师的教学信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之后,才能够进行针对性的转变,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活跃课堂氛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比如情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等,摒弃传统应试教育当中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探究氛围更加浓厚,这就为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奠定有效有效基础。
        (二)借助历史故事,化解历史难点
        在历史教学当中有很多历史难点,特别是高中历史多为专题史,学生缺乏总体的历史概念,没有建立宏观的大历史观。这就造成多数学生对历史理解不透彻,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信心。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历史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历史难点,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建立相应的历史思维[2]。比如在教学《商鞅变法》的时候,很多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动机以及商鞅变法的内容了解不够透彻,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司马迁的《史记》当中所记录的一个事实。


故事里面讲到商鞅被人诬陷之后,在逃跑的途中要住客栈,但是因为没有通行证,使得商鞅最终被抓获。而这个通行证就是商鞅变法当中的一项措施,最后“做法自毙”,但是也从侧面上反映出商鞅变法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也能够看出商鞅变法推行的力度和最终取得的成果。通过这一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鞅变法的动机和具体内容,加深学生的历史理解。
        (三)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立足于核心素养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创设情境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构建问题情景在情景当中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并且通过问题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实现历史知识的自主学习。通常而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是对书本知识进行简单的呈现,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记忆和背诵,这种简单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够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让学生面对的不再是简单的直观的知识,而是要通过自身不断的探究和学习才能够掌握知识,这种知识的呈现方式是学生参与、思考而得来的学习成果,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让学生有获得较强的学习成就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要通过问题的产生,通过问题的形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问题解决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挑战,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主动性。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当中,通过创设情境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自主学习。
        比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一内容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快的进入课堂学习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前设置问题导入,比如在黑板上写出这样一句话:内无线外无将,不得以玉帛相将;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教师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这句话的出处,通过收集资料指出这句话提出的背景,并以此来分析当时历史背景下日本首相对中国的印象和看法有哪些。在这个问题提出之后,由于学生是通过各种渠道查得这句话的出处以及历史背景就能够了解这句话蕴含的含义[3].首先在学生查阅这句话的出处以及了解这句话说出了历史背景及其含义的过程当中,就是学生具备历史素养以及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能力的过程。其次,在学生解决完这些问题之后,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当时历史背景下,清政府的所作所为以及这种方针,比如面对战争主动求和,而慈禧太后在生活当中奢靡成性成为鲜明的对比,更能够让学生了解当时清政府节节退败的原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材料分析的能力。通过构建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的去寻求答案,结合所学习的知识,这种知识的呈现方式更能够突出学生的主动性,也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实现教学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学工作者要打破传统教学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学生的学习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教学领域,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画统一的优势展开教学让具有空间性的、逻辑性的和抽象性的历史知识瞬间变得直观、立体和形象,着眼于学生历史素养和人文修养的培养。而且在多媒体所呈现内容的引导下,让学生具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4].比如在教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网络收集从我国改革开放到当前所取得的各个领域的发展成果,包括航空航天、国防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多个领域,让学生了解到我们国家的一个发展历程。在发展过程当中所遇到的帝国主义国家以及邻国的阻碍,了解我国是在怎样的一个环境下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教学《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搜集相关的素材,让学生直观的了解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这一转变,这一转变对我国目前的发展有怎样的深远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结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必须要进行改革创新,通过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实践和应用,构建高效课堂,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信心和良好的学习心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郭容丞.基于历史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2]金应国.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C].
[3]金应国.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8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8:255-257.
[4]习晶凤.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