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7/7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平措朗杰
[导读] 兴趣是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的重要力量,只有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形成浓郁的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的内生动力,综合学习效果也会明显提升。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二中学    平措朗杰

摘要:兴趣是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的重要力量,只有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形成浓郁的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的内生动力,综合学习效果也会明显提升。因此按照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此为基础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和设计。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针对有效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的措施进行了探究,仅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只有改变传统授课模式,构建趣味性、生动性的教学活动体系,重点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才能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究,从而逐步实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精神的目标,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鉴于此,要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结合教学内容从不同的角度针对教学改革进行探究。
        一、故事情境教学,增强教学趣味性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可以采用创设故事情境的方式为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内容提供重要的辅助,对学生实施积极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指导,从而激发学生对相关课程内容进行主动探究的欲望,保障基于故事化教学活动的指导增强教学有效性,为学生系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堂知识内容提供重要的辅助[1]。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对“我们的情感世界”相关课程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入与青春期相关的典型小故事,如青春期少年被感动的故事、青春期少年立志的故事、青春期少年与父母发生矛盾伤感故事等,在多种类型故事的作用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教师创设故事情境,即选取一个典型故事组织学生以小品演绎的方式对故事情境进行在线,在趣味性教学活动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从深层次上对我们的情感世界相关教育内容进行解析,发挥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效培养。
        二、趣味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
        游戏化教学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重要手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游戏,能将学生带入到游戏场景中对相关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前提下,保障形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综合效果[2]。



        如教师在“集体生活邀请我”课程教学实践中,就可以设计与集体生活相关的教学游戏活动,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将学生划分为两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集体协作制作爱心卡片的游戏,在制作爱心卡片过程中可以在卡片上写上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愿望[3].哪一个小组在有限的时间内制作的爱心卡片数量多,哪一个小组能获得更多的分数。在教师设置的教学游戏刺激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能得到充分激活,为了集体荣誉学生会主动参与到课堂游戏活动中,对集体生活产生个性化的理解和感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也会进一步提升,能为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供重要的支持和辅助。
        三、生活拓展教学,突出学生体验感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加强课程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只有能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才能丰富教学内容,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向学生的生活延伸,在激活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确保初中生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的兴趣会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循序渐进增强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对“生活需要法律”相关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导入疫情期间部分群众不配合国家开展的疫情防控工作,不主动居家隔离、在流调工作中隐瞒相关信息的生活案例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需要法律、法律对生活的影响作用角度针对这部分群众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正确解读有效的法律规范能增强社会的稳定性[4]。以此为基础,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社会普法宣传实践活动,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的理解,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有效的激发,在生活化教学的辅助下,有助于逐步实现预期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在深入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从多角度构建生动性、趣味性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能为学生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的过程中获得身心愉悦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感受,从而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容的理解,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白生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措施[J].当代教研论丛,2020(03):34.
[2]汤树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探究[J].华夏教师,2020(03):17-18.
[3]刘登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19.
[4]郑翔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J].亚太教育,2019(08):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