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贾玉婷
[导读] 科学是小学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主要讲解自然界的科学常识和规律,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科学课程中来,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通过影响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主要因素,总结出两者整合的意义以及应用策略。

贾玉婷    石家庄市瀚唐和雅小学  050000
【摘要】科学是小学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主要讲解自然界的科学常识和规律,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科学课程中来,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通过影响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主要因素,总结出两者整合的意义以及应用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168-01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相结合,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对科学课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弥补学生信息量的匮乏,因此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对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的整合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使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能够融为一体,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基本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师提供有利的教学工具。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有两个目标:一是通过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二是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素养与能力。
        二、影响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因素
        (一)小学教学设备的匮乏
        虽然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整合的优势,但是很多小学只配备了计算机教室,缺少多媒体设备,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所以设备的匮乏,就阻碍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的整合。
        (二)不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的整合
        有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不能很好的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认为信息技术只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模式,对小学科学课程没有任何作用,就是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上网搜集一些图片、学习资料就可以了。还是比较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真正地理解整合的目标和意义。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整合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教师培训
        在信息技术方面欠缺的小学科学老师,应该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进行组织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图像的处理、音频视频的处理、制作网页等方面,在培训过程中可以组织教师交流会,使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弥补自己的不足。
        (二)利用信息技术设置合理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那课堂将是一潭死水。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设置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最关键的。比如,老师向同学们提问:“你们的手干净吗?”同学们肯定会回答说干净,然后教师就可以利用显微镜让学生们观察手上的细菌,让他们清楚的明白什么才是干净的手,再向学生们展示一些细菌的图片,并告诉他们细菌对我们人体有哪些危害。设置合理的情境一是可以把学生的专注力引入课堂,与接下来的授课内容进行衔接;二是学生以后会自觉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简简单单的话题,加上显微镜的作用,让学生们受益匪浅,从而提高了这堂课的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课堂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科学课程中有一些是无法在课堂中完成的,比如说野外的考察,老师给学生们讲解的再深入,学生也没办法亲身体验。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去亲身接触和了解大自然,获得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浓厚兴趣。例如,在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中《认识指南针》,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古代指南鱼、司南指南车、各式各样的罗盘和指南针图片, 以及使用指南针的动画视频等, 再向学生讲解指南针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结合,是为了把科学教学放在主要地位上,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解决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有时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每堂课都会采用信息技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到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因此没有太多的时间准备课堂实验,小学科学课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能做实验的一定要做实验,做不了实验的就需要教师来演示实验,如果演示实验也做不了,那么再采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来解决。一定要注重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和亲身经历。
        (五)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科学教学实验
        小学刚开始接触科学知识,不能只看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例,冀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让学生认识磁铁,上课时最好让学生亲手实验,磁铁有哪些作用,小作用比如可以固定窗纱,吸引一些铁质物品,大作用方面老师就可以让学生看一些图片,比如可以做发电机、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用的电话,医院里的核磁共振仪器等等。
        结束语
        无论信息技术怎样发展,它的基本逻辑和原理不会改变,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科学课堂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教师要合理地去使用信息技术,转变传统观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的整合,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教师在整合的过程中,要重视课程目标,发挥两者整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的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磨炼的过程。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在最恰当的时间运用最合理的方法来进行整合,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何正兆.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一些具体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106-107.
[2]王永林.小学科学课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路径[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3):70.
[3]程英.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的整合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2017(06):219+230.
[4]屠国平.将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学科进行整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6):84.
[5]兰建华.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刍议[J].学周刊,2017(05):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