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究式教学的高中物理课堂

发表时间:2020/6/2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   作者:农海涛
[导读] 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是根据当前新课改的政策要求所创新出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是对以往“填鸭式”教学方法的颠覆,并且一改过去教师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将教学主体转变成学生,所有的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为了更好地研究探究式教学的实际效果,本文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

农海涛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宁明中学
【摘要】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是根据当前新课改的政策要求所创新出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是对以往“填鸭式”教学方法的颠覆,并且一改过去教师为主体的陈旧模式,将教学主体转变成学生,所有的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为了更好地研究探究式教学的实际效果,本文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物理;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8-135-01

        在高中阶段学生公认的最难科目便是物理,学习物理对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同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帮助学生主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将这些物理知识总结归纳,得出适用于自己的知识框架,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严密性以及物理学习效率。
        一、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问题探究
        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创设灵活有趣的问题情境。透过设置问题情景突出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实用性,整个过程中应由教师做好情景设置和指导工作。教师通过课前导语提出问题,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教师设计情境的问题所在,进而自主去进行探究性学习。
        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时,可以率先为学生营造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在房梁上悬挂一个5公斤的铁球,现在将球拉开一定的角度,使铁球同老师的鼻尖相接触,而后老师松开手铁球向反方向荡去,此时若是老师不动,是否会被铁球砸到?假如老师用力向反方向推动铁球,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学生立刻被教师的精彩问题所吸引,同时也将学生引入相应的问题情境中来。学生利用手中的小玻璃球进行实际操作,探究实际的问题结果,最终得到正确的问题答案。教师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在激发学生探索意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养成了勤于动手灵活联想的好习惯。
        二、应用物理规律,激活学生探究意识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最大限度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价值,尤其需要重视对学生讲解物理定律以及相关物理概念的重要性。因为在教导学生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物理规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的探究活动中来,以此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因为物理学规律和概念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本质,所以教师帮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以及概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之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未知的物理世界。



        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平抛运动”实验,使用的材料包括平抛导轨、接球槽、调平螺栓、抛球开关、钢球、纸夹、屏板及底板。首先,教师为学生进行详细的说明: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加速运动,最终的运动轨迹是半条抛物线。而后学生针对实际运动轨迹是否为两种运动的结合展开验证探究,学生通过定时曝光技术,得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实际轨迹,并测得实际的水平方向运动,间隔距离相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则呈现H=1/2gt2的长度变化[1]。因此,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证明了规律的正确性,同时,强化了学生的知识探究意识。
        三、结合小组合作,深化学生探究意识
        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时候,在合作交流中探究物理学科知识,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教师而言,“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最大化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在教学“力的合成”一课时,对学生进行分组,以两个同学为一组,共同开展学习活动,对于小组合作中的任务分配,两个人进行明确分工,一人拉弹簧测力计,一人标出方向和记录读数,在合作交流中探究合力和分力之间的关系,作出平行四边形,他们的求知欲更为强烈,学生在自己实验探索的过程中,深化了对合力和分力的关系,最后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变被动的去学转变为主动地去学[2]。
        四、引入多维评价,巩固课堂探究效果
        多维评价,突出评价的激励功能,在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教师探究课堂的构建,发挥评价的调节、导向、激励、诊断、记录等功能,可以让学生正视自主探究的优点和不足,查漏补缺。
        所谓多维评价,就是要评价的内容多维化、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实现目标等,每个学生因个体差异不同而各异,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中,尤其要突出评价的激励功能,强调学生的可塑性,综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价,帮助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启发。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其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关键,并且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并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对探究式教学法进行灵活运用,进而使学生可以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薛学民.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3).
[2]黄惠娟.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