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要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角度进行考虑,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上来,为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推进起到很好的作用。本课程设计根据小学生自身特点,结合课程内容以及教学实际,在英语课程中应用夸张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的,老师创新的思维开展一些教学活动,以此来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让学生爱上英语,融入到英语课程教学情境中来。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要求老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在课程引入夸张的教学手法,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要联系生活实际,用小学生更能接受的方式进行英语课程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本身要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这样就为以后英语的交际功能奠定比较牢靠的基础。我认为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就要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从被动转为主动学习。
一、夸张手法定义及解析
夸张手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互联网等网络工具,采取多种方式诸如剧本、相声、小品、滑稽剧等多种手法,利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道具等表现方式,可以对英语课程教学产生积极效果,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欲望,实现英语课堂学习成效。我认为夸张手法的特点是幽默、更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感知,引起受众兴趣[1]。新奇特别的刺激将会引起人们注意力,处于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的小学生更容易受到新颖、独特、奇异事物的影响,因此感受到教师所讲述课程的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夸张手法使用的必要性
1.英语环境的缺乏需要夸张手法来营造
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应用环境,导致学习成果因为缺少应用的机会,学习效果一般,再加上教师教学方式较为模式化、单一化,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容易对英语学习产生懈怠。在与学生进行单词教学时,一味通过跟读方式教学,采取单方面的教学模式[2],缺乏互动教学模式、交叉教学模式等较为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就忽视了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小学生这种心态容易在今后的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也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开展。
2.小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习惯需要夸张手法进行培育
任何一种语言的获得都是艰难学习的过程,对小学生来说,生理心理都发育不成熟,对于机械长期枯燥学习的容忍度是较低的,因此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比如拼读26个简单字母开始学习,到四五年级,教学内容开始深入,教学方法开始趋向单一化,在学习难度更加复杂时候,小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倾向于缺乏计划[3],用机械的学习方式被动应对教师布置的单词的默写、记忆、背诵、语法知识的应用,被动的学习习惯也会让学习效果不好,学生没能考高分,自然兴趣不是那么浓厚,进而形成恶性循环,直到放弃对英语的深入学习。
三、夸张手法在课程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1.夸张手法能够实现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在教学内容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性以及艺术性,二者必须共具备,过于强调教学性,容易导致课程教学过程中学术性过强,教师教学的内容、方式枯燥无味,整个课堂多处于单向教学,师生互动较为单调,少数同学能够跟上教师节奏,大部分学生无法领会教学内容,以消极态度应对教师的课程教学,教师设想的师生积极互动,两性教学无法实现。而过于重视艺术性,小学生自身活泼好动、好提问、对新奇事物有强烈好奇心的特质,教师容易失去对课堂秩序的控制,因而也无法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处于高效率的状态,保持对课程高度的参与性,积极动脑激发学生思维活动,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就感,实现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夸张手法能够让学生获得英语学习成功的机会,提高学习的效果。
2.辅助学生领会英语学习的特点
英语这一门课程作为非母语课程教学,在非母语环境的情况下,更为重视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变化,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时起到关键作用,利用强烈的对比、不断变化的道具以及教学形式,辅以夸张的表情、语言表达都能形成刺激学生兴趣的效果。如在三年级英语上册Book 1 Unit 5A Let’s learn 中对水果单词“ apple banana pear orange ”以及句型“Do you like pears”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喜洋洋农场这一场景,利用新颖独特的道具,十分巧妙地创设了大灰狼偷吃水果的场景,展示了水果,将单词教学与句子、对话,语篇教学联系起来。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模仿喜洋洋、灰太狼的说话语气,用夸张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在对话中接受英语单词的学习,引入小学生感兴趣的场景,通过夸张到位的教学手法,让全班同学都融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中,避免消极学习,而教师夸张手法的应用,让整个课堂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学生将在心理上接受英语,学习的兴趣就会被激发。
四、使用夸张教学手法在实际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用夸张手法联系过往教学内容
要想实现教学目的,就应该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就要让学生保持对过往所学的敏感性,拥有对已有知识的密切联系的能力,夸张的教学手法能够让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上进行再一次更为深入的学习,将新知识在旧知识上得到延伸,更容易学会新的知识。如在进行牛津小学英语5A,《After school》中,通过对join这个旧单词的学习,针对oi的发音,延伸到 toilet, toy, boy 等新单词的学习,通过夸张手法阅读新单词,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上学习新的内容,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用夸张手法要注意将学生导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
夸张手法通过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教学过程,将创设一个奇幻美妙的英语学习环境,可以说对教师自主性的要求较高,对英语学习的信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求知欲望得以尊重,而在夸张手法的应用中教师必须重视互动,避免教师站在台上独角戏式的讲课方式,需要实现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完成预定的课程学习目标。
结论
夸张手法是形成师生互动合作教学模式的基础,有效应用夸张手法将会形成愉悦、开放、自由的课堂气氛,因此学生对夸张教学方法接受度极高,可以说夸张手法祛除了传统单向式教学中枯燥乏味的缺点,这正是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有关的平等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夸张手法最大的效果就是让学生明白英语学习并非单一的背单词背句子,还可以有多种有趣形式,在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吸引他们注意力,从而在巩固提升中获得新知识。
参考文献:
[1]张珊,杨敏.我国小学英语课程价值取向的思考[J]教学与管.2016(36)
[2]朱梅华.论英语课程价值及其实现[J].教师教育论坛.2016(5)?
[3]李仙妹.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的回顾及反思[J].英语广场.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