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潘玉鸾
[导读] 英语课堂教学当中,对话教学是对教学方式与目的做出变革的教学手段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当中,对话教学是对教学方式与目的做出变革的教学手段,在这之中教师应该保证学生在对话中学得开心、学得轻松,会的更多,使对话教学内涵能够真正落实。
        关键词: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话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内容。在课堂上开展对话教学,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认知规律,加深英语理解程度,提升英语知识水平。然而受到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限制,学生很难在课堂上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对此教师就需要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策略。
        一、对话教学原则
        第一,互动原则。对话教学的核心就是互动,其中不仅包含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包含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小学生往往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重视,因此师生互动过程中就需要将教师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使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关心,进而激发学习热情。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促使其相互比较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第二,情感原则。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其中教师不但要经常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还要积极发挥榜样作用,给大家提供相应的语言资料,使学生爱上学习[1]。
        第三,全面原则。即教师在设置对话话题的过程中必须要兼顾班里的所有人,确保那些学习程度比较差的学生也能够在对话练习中得到提升,同时也有发言的机会。
        二、教学策略
        (一)设计话题
        对话教学无法脱离话题而存在,因此话题设计就是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对此可以重点从这几方面入手。
        第一,话题具有吸引性。为了强化学生的对话能力,就要先设计出能够吸引学生的话题,唯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对此这就需要在设计话题的过程中选择学生最易产生兴趣的话题。比如在教授“What did you buy?”这节内容时,就可以设计出一个关于在超市买东西的话题,这个话题可以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互结合起来,还能够激发学生兴趣。“Look!There are some fruit. Let's see.”“Do you like apples? Do you like grapes?...”“Yes, I do.”“What did you buy?”“Apples”类似于这种对话,既贴近学生生活,还能够针对课本内容展开新的交流。
        第二,话题要能够促成合作。为了提升学生向其他人学习的能力,就可以设计出一些学生相互之间能够合作的话题。在当前的对话教学当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凑热闹”,缺乏同伴意识。如果教师给出的话题可以引发自主讨论,让大家都存在信息差,就能够使其在自然交流之中有所收获。比如可以针对“Where are you going”设计出一个关于旅游的话题,让大家重点对traffic routes,shopping malls,restaurants,food,feelings等进行讨论。

这个话题当中包含有很多信息,学生在这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盲点,对此这就可以在交流过程中产生信息差,由此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对话意识。
        (二)引入和应用话题
        发起话题最关键的就在于话题引入,如果教师掌握着话题引入的主动权,那么就有利于保持话题的趣味性和动机性。比较适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话题引入法主要包含故事引入、问题引入以及复习引入等。
        以故事引入为例,从字面意思理解,这种方式就是给学生讲述一些大家感兴趣的故事将话题引入,从而激发起学习热情以及表达交流的欲望。如果故事之中能够包含相应的哲理性则更好。比如在教授“She had eggs and sausages”这节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将设计出这样一个故事,把“Healthy eating habits”导入进来:当白雪公主打败了恶毒的王后之后开了一个庆祝party。在party上有很多美食,我们应该要选择哪些食物呢?这时候学生就会说出自己会选择的食物,比如有人选eggs,有人选hamburgers等等,然后顺势引入本节所要传达的核心,即健康的饮食习惯。
        除此之外,情境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式。对话情境教学就是将对话作为主要形式,一起探索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在优化情境的过程中应该要先调整课堂空间,使其能够便于对话,比如可以把桌子摆成圆桌式,使学生能够轮流发言,并通过彼此的眼神、手势以及表情等进行交流[2]。然后再把设置好的对话引入到情境之中。依旧以“What did you buy?”为例,可以设置出一个大家共同去买家具的情境,让大家在对话过程中探讨一些有趣的家具。“Today let’s make some changes in our house together, shall we?”“ I want to buy some new furniture first.”“ IKEA is the best choice. There are many interesting furniture there.”“OK. Let’s go to IKEA.”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还能够使学生所建立起来的话语更加具有逻辑性,也能够保证所探讨的内容更加丰富,使对话更为深入。
        (三)评价策略
        第一,学生评价为主。学生评价一般形式比较多,包含有自评、两人互评或多人互评等等。在自评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学生采集和记录自己的表现,实现自我监控,并学会描述自己的学习行为。两人互拼能够促使双方交流更为深入。小组互评则能够帮助学生管理好小组活动,积累评价信息。第二,教学内容和评价相互结合。教师可以运用肢体语言,如微笑、点头、沉默以及凝视等进行评价,或者是针对学生的问题继续追问下去,不但能够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还能够起到激励作用。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创设有趣的对话话题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大家渐渐掌握学习英语的方式方法,最终提升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丁喆. 小学生英语对话交流策略分析与研究[J]. 校园英语(教研版), 2017, 000(010):114.
[2] 陈敏.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应用研究[J]. 考试周刊, 2017, 000(028):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