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孙卿
[导读] 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质量明显有所提升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质量明显有所提升,教学机构也希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高等的教育。所以,针对教育做一些有必要的研究,改善教育中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形式。积极发展全面教育,培养学生各个方面,让学生成为未来的接班人。有好的质量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未来有明确指引的作用。如今,小学就开始教学英语,英语是学生成长中必须学习的课程。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最好在小学,有效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表达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展开相关论述,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老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要把这个理念作为当前的教学理念。小学英语阅读的结构性很强,非常适合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要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目标。
        一、思维能力的养成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
我国对教育非常的重视,而且在我国进步的过程中,对教育的方式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进行改变,但是由于我国人才选拔方式的原因,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成绩过于重视,而且对教学的过程不在意,只要学生能考出一个好成绩,就认为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对学生能力的养成非常的轻视,这样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挥,思维能力不仅仅代表学生的智商,还代表了学生对面对问题时候的思考方式,学生如果具备了思维能力,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就可以更加从容的处理这些问题。现阶段,我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已经发生了改变,书呆子类型的学生已经不能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但是纵观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非常的落后,严重的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挥,这样的教学现状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存在严重的冲突,学生只有具备了思维能力,才能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有更多的想法,产生更强的创新能力,所以,老师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新型人才,而且这样的教学目标也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标准。
        二、英语阅读中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英语词汇基础薄弱,理解文章内容困难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词汇量基础并不丰富。在阅读中会经常遇到不知其意义的单词,阻碍文章阅读前进,失去阅读兴趣。如果教师只是就阅读中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单词作出解释,学生对单词的印象依旧不会印象深刻。在阅读文章前,英语教师应当对文章内容进行分类,对于文章内容有充分了解之后,可以在阅读前将生词分类。
(二)过于增大阅读数量,忽略思维能力培养
有部分老师为响应这一新改革下的号令,在平时课堂的教学中,设计多种形式的阅读,使参与多种样式的活动,却忽略了学生学业繁重这一现象。学生将精力放在各种阅读形式上,对于培养思维能力并不能有所提高。而且如果阅读数量较大,学生只会泛泛而读,不能深刻理解阅读中的含义,同样达不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布置阅读任务时,不仅要让阅读文章的数量恰到好处,更要让阅读质量无可挑剔。切不可为了响应这一号召,单纯让学生做阅读,致使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后,并不能实质理解文章的价值,这种做法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来讲徒劳无功。
(三)课外阅读相对贫乏,过于重视教材阅读
部分教师对于呈现教材阅读内容的确做到趣味性强,使学生投入其中。但是对于课后的同步阅读并没有落实到位,这将导致小学生的效率不高。课下阅读贫乏将导致课堂上的阅读得不到完美补充,学生能力得不到有实质性的进展。在此建议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实现课上课下同步前进,完善课后阅读。
        三、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创造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
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并掌握知识,是每个老师应尽的职责。进而应该调整教学的方式,采取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来有效地教导学生。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上,更好地进行思维理解和有效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对于学生的一些课堂提问,可以让学生对学习进行深刻的思考,这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以及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学内容应该以教材的内容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在设计合理的相关问题,掌握教学时的重点和目的,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还有,设计了相关的问题,还要掌握好提问的时机,好的时机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思维能力,这也是选好时机的好处。例如,在教学开始前,可以先把相应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二)利用学生的兴趣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很小,他们对自己行为的克制能力不够,而且主观性非常的强,如果小学生对英语没有兴趣,那么就会造成英语成绩迅速的恶化,在上课的时候出现不注意听讲、溜号等现象,严重的影响到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所以老师如果想要在小学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着重的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英语阅读兴趣的养成有很多的方法,老师可以把信息技术带入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把英语阅读的教材内容变成活灵活现的画面,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小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比如在小学六年级英语内容《What are you going to do?》这个教学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这一部分的阅读内容制作成动画短片,把文字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上课的时候,以动画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播放,小学生对枯燥的文字知识通常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却非常的喜欢动画,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调动起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他们会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英语的阅读学习中,充分的发散自己的思维,从而有效的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创建小组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
大多数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教师单方面给学生“传输”知识,缺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够促使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将这几个小组的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小组里的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成长,这样做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很好的提升,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结合图文发展逻辑思维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合理的借助插图,让学生通过插图可以更直观的了解文章的内容并获取信息,有助于观察力的培养。巧妙运用图文技巧,把知识点、重点词句在相应的图画中展示出来,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学习、记忆等有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Unit 1 My day时,给学生以两人分为小组进行情景练习,每组每人选择一个角色扮演,通过课件中展示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进行情景对话。小组之间相互对比,多为他们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记忆更加深刻,还能帮助他们培养思维能力。
(五)基于互动探究教学活动,全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上述内容中讲述了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启迪与活跃,并对其分析性思维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深度的锻炼,而这都是对于学生正向思维的培养。接下来,教师可注重围绕对学生反向思维的培养锻炼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其创设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营造批判性氛围,让其对阅读文本内容展开深入的探究与互动交流。以《What is your favorite season》这课教学为例,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互动探究的教学活动,并加强对各个小组活动的教育指导,以此营造良好的批判性氛围,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文本教材内容进行主题拓展,增设有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全面性的思考。比如:“By learning the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seasons in this lesson,which season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suitable for people's life? Please give your reason?”这项话题的提出,这项问题从宏观角度看来是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拓展性研究,也就是以学生已获知的阅读内容为基准,在此基础上让其结合自身点进行的相关表述。但是从细节角度来讲,本项话题极具争议性,需要学生结合文本内容与已有生活经验进行客观的评判,在发表自己个人见解与意见的同时说明自身所参考的理由与依据,而这些综合性内容的表述都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学生会加强对文本内容中所体现信息的全面考量,根据已有经验思考最适合人们生活的季节,但是不同的人对于此项问题会有不同的见解,毕竟每一个人的生活需要与感受感知都各不相同。据此,学生在表达个人观点时可以完全化表述自己的理由,并在别人表述时也可进行驳论或者认可。以这样的形式开展互动探究活动,在批判性的氛围中深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通过他人的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来认知到各种可能性的答案,以此获取对阅读文本的全面性理解以及对主旨思想的客观理性认知。
(六)系统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引领学生的思路走,学生的独特思想并不能体现出来。现阶段目的是通过阅读英语文章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系统性练习。在培养思维能力初期,是培养学生的形式思维,简单来讲是总结和归纳。一个人思考问题,总结经验时表现出来的思路混乱,逻辑不清是源于思维能力弱,而长时间的阅读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接受阅读所呈现的内容,还根据自己大脑中储备的学识重新定义阅读内容。英语阅读文章,相对来讲是较低级的培养思维能力方式,这一阶段学生可通过自己储备的知识来理解,记忆所阅读的文章内容。然而,阅读分析这一高级的思维方式需要英语老师的指引,在老师循序渐进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文章中的知识并加以运用。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针对性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思考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发更高级的思维活动,组织更复杂的问题答案。教师通过多样化阅读帮助学生建立多向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独特思维能力,避免出现固定性思维。
(七)课外加以扩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只靠教材提升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课外加以扩展和补充。目前来看,在小学的课堂上,基本都是以教材为主要学习工具,这只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想要更高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教材中内容大部分都是以基础为主,过于简单化,与现在学生的知识水平不相匹配,这样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提高英语阅读水平,所以在课外拓展英语阅读是有必要的。
(八)家人或教师与学生互动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小学时期,学生的心智還是不够成熟,许多方面有缺陷,所以家长或者教师应该一起跟学生展开阅读活动,一起在阅读中寻找快乐,带着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与收获。例如,教学颜色(color)这个单词,可以寻找与颜色有关的英语故事,既利于学生接受,还有效地帮助学生扩充词汇量,这种家长或教师与学生互动起来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同时家长也对孩子负起了责任,对于教师的工作更加支持,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平等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有学习的动力,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也会有所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老师对这门课程一定要提高重视。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在小学时期,培养小学生的各种能力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非常适合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把工作的中心放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老师上课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的阅读环境,而且要采用合理的手段来提升小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我国社会打造更加全面的人才类型。
        参考文献:
[1]张艳芳.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索[J].英语广场,2019(06):134-135.
[2]陈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读后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J].辽宁教育,2019(05):63-66.
[3]杨赟.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1):75.
[4]周俭秋.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4):65-67.
[5]熊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国高新区,2018(08):115.
[6]储霞.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英语教师,2018,18(04):49-51.
[7]王晓燕.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英语教师,2017,17(11):140-142.
[8]王利.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