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极分化现象在初中英语学生中表现的比较明显,基本上都是从初一下半学期就出现了苗头,在初二年级正式形成规模。在这种情形下,英语学习差生很容易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不再重视学习英语,使得英语差生的英语水平变得越来越差。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是针对班级中的所有学生开展的,教师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虽然这种想法很难实现,但也不希望出现太过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
关键词:两极分化;初中英语;英语学习
引言
所谓的英语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或是在英语的实践过程中,掌握的与英语有关的理论知识和英语运用技巧以及英语写作能力。初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尽量消除初中英语学习中出现的两极分化情况,这样就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使学生能够自主发展,并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本文就初中英语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寻求解决两极分化想象的对策,以供初中英语教师参考。
一、初中生英语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现象的原因
(一)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
初中学生在小学时基本上已经掌握了一些英语基础知识,但是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质量的不同,导致初中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就是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形成的基础。[ 李登祥.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及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98-99.]初中英语知识是小学英语知识的发展,如果初中生在小学时就没有学好英语,没有一个坚实的英语基础,在加上初中英语学习的难度增加,等到进入初中学生再学习英语时自然就会感到吃力,这样学生很可能就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心理,最终就会进一步的加大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程度。
(二)教学模式枯燥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将知识点都列出来,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任务较小学的时变重,课堂氛围也不像小学时那样活跃,而是变得比较严肃,在加上初中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词汇,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变得更高,这些变化都会让学生感到吃力,进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感。
(三)英语学习环境较差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但是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不同的,如果学生处在一个完全用不到英语的环境中,学生就不会主动的学习英语,这样也不能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学生只是单纯的将英语当做一门语言学科来对待,对英语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是死记硬背知识点,最终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就会比较差。
二、解决初中英语两极分化现象的对策
(一)夯实英语基础
初中英语是小学英语的延伸和发展,如果初中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那样就会让学生学习初中英语时感到更加吃力,学生会越来越跟不上大家的学习进度,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情况也就更加严重。[ 孟玉玲.初中英语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教书育人,2017(19):43.]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初中英语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中适当的添加一些小学的英语知识,让学生可以巩固自己的英语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让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学习较差的同学,通过学生之间的这种英语辅导,提高“差生”的英语基础。
而且英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夯实英语基础的好处,让学生主动的巩固自己的英语基础。
(二)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加入到教学中
初中英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不再把教学大纲当做教学主体,而是要将学生的感受作为教学主体,使得课堂内容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英语教师应尽量将英语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增加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在沟通互动中明确学生的学习感受,同时让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在讲到Unit8“Fashion”这章时,英语教师就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fashion吗?”有的学生会说:“fashion就是最流行的东西。”还有的学生回答:“fashion就是最时尚的东西。”等到学生回答后,教师就可以接着提问:“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做到fashion呢?”有的学生说:“多看时尚信息,根据时尚信息来打扮自己。”还有的学生说:“自己穿着好看就是fashion。”通过师生之间的这种互动,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然后将学生高涨的情绪带入对英语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同学们对fashion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课文中是怎么讲fashion的呢?”这样学生就会对课文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进而对学习英语产生强烈的兴趣。
(三)构建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学生处在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中,学生就会主动的学习英语。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尽量构建一种良好的英语环境,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都要用英语交流,刚开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适当的用汉语进行解释,然后慢慢的减少汉语的使用次数,变成纯粹的英语交流。比如,初中英语教师在讲解Unit7 Do you like bananas?这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一些简单的购物对话,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教室当做市场,让学生自由结成小组开设商店,选出小组中的一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小组中的其他成员扮演顾客,然后就可以让学生用英语来购物。当然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生活用品的词汇,也学习了数量、位置等的表达方式,这样就为学生可以顺利完成英语购物提供了知识保障。在这种英语环境中,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听说英语的兴趣,那些“差生”也会受到这种学习环境的影响,主动的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进而减轻了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情况。教师还需要重点关注这些“差生”,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一定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结语
初中英语在初中文化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初中英语教师如果想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积极的消除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现象。初中英语教师的精力不足以及一些学生家长的不配合都增加了教师教导后进生的负担。而且一些后进生不好的学习习惯容易反复,也给教师增加了一定的教学负担。总而言之,消除学生两极分化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工作。初中英语教师需要保持高度的教学责任感,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进去,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初中英语教师需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消除两极分化现象的工作中不断前进,吸取原来教学方法的优势,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以此来提高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登祥.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现象及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98-99.
[2]孟玉玲.初中英语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教书育人,2017(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