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思考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5期   作者:韦兰妹
[导读] 目前,小学数学在教学内容有着相当大的比重
        摘要:目前,小学数学在教学内容有着相当大的比重。部分小学学校的数学教学课堂存在大班化、封闭化、生硬化等问题,让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态度有着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阐述目前小学教学的困境,通过研究性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成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研究性;实践
1、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困境
        现如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对丰富,在对学生的表达训练以及思维锻炼都这关键的作用。经过在全国各省百余所小学学校的调查研究,目前,近四分之三的教师仍旧习惯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师上课主要介绍的是小学生数学常用基础教学内容,上课方法主要采用“先自主练习、再讲解订正、最后测验评估”的闭环模式。换句话说,小学生们是根据教师的指令,而非出于自己的主观需求,进行着被动且枯燥的数学学习。由此,数学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可想而知,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甚至,部分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畏惧心理。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
        2.1、充分考虑学生的自我需求
        与以往学生被动接受数学课程安排不同,在创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须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业水平、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学习背景、爱好兴趣等各方面情况,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来定制属于学生自己的教学进度。古人的教育理念便一直提倡因材施教的方针,改革中的教学理念与他的主张不谋而合。然而,实际的初衷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又常常事与愿违,教师对所有学生保持一概而论的态度,致使数学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实际效果明显打了折扣。在这一背景下,将新型教学模式引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显得迫切又重要。新型教学理念是教师在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的指导下,针对每位小学生不同的综合实际情况,开展区别化的教学活动,其核心本质是“以人为本”。在面临具体问题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科学考虑。
        2.2学生的合作式学习
        自主学习是合作和探究学习的关键,语文老师应该设置部分挑战让学生互相切磋竞争,切磋是一种便捷有效的交流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切磋适当提高竞争力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这对合作探究学习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结合实例讲解时,可以要求每个学生都结合实际学习内容记录课堂笔记,课后进行报告学习总结。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各有可取之处,通过学习总结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再结合小组内进行合作与探究学习分享和探讨,让学习更有乐趣、更轻松。例如在图形统计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日常收集零花钱的情况形成统计调查。将班级分成多个兴趣小组,让学生自主记录各自的具体信息,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形成一份完整的统计图。在统计图的制作时,需要引导小学生做好内部的沟通交流同坐。

积极提出自己的制作统计图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并打算如何去解决它。
        3、提升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成果具体方法
        3.1培养良好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我创新
        过去老旧的教育理念严重影响学生积极性,使得德育教育工作无法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小学教师应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在日常的工作中改革创新,积极融入创新性工作,并不固定于单单某一节课。教师在日常的行为习惯中要给学生树立榜样,让班级能够凝聚较好的学习气氛。教师应积极了解班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同学们一起开展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为基础,来不断带动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在轴对称图形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讨论对称图形都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特征,生活中是否见过这些图形等等。让学生利用手工图纸去折叠出自己所知道的对称图形,描绘出折叠图形的对称轴在哪里,并具体有几条对称轴。学生在活动中多了自己的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有效的锻炼了思维能力。
        3.2调查先行,全面摸排每位学生综合情况
        在正式开展创新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该详细调查学生的各项情况,了解并掌握小学生各自的学习目标、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情况,并以调查结果为依据,按照科学标准对学生进行差异教育。同时,针对不同同学的学习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主动的加入到学习的环节中来,体验学习的乐趣。这一调查环节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有效开展,避免人为的主观的判断。
        3.3与时俱进,灵活调整差异教学执行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差异教学模式的应用,并非固定不变、一日为功,而应随着学生综合情况的变化不断做出对应的调整。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鼓励教师开设体验式、互动式、开放式数学教学课堂,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体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课程,并及时与教师互动交流。随着学生学业水平等综合因素的变化,教师应科学地调整差异教学活动的具体执行方式。
        4、结语
        总而言之,新型研究性学习作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一种新模式,已经在一部分小学校园取得了成功,能够充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教师应克服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机械化、应试化、死板化问题,是体现人文关怀、真正发挥教育精神的有益尝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