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优势探析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5期   作者: 张美乐
[导读]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微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微课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触发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就能突破重难点,进而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提升高阶思维能力。本文就微课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优势进行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高阶思维;培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教育界也在教学中刮起了微课的浪潮,微课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将抽象的知识进行具体化、形象化,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将理论知识直观化,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微课能够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在课堂学习中很难做到注意力持续高度集中。微课所采用的文字图片,声音的形式,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灵动,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吻合,给予学生更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微课能够突出教学中的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数学的知识点较为广泛,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很难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但是利用微课可以有效的突出教学的重点,进而突破难点[2]。微课的产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重难点知识,在小学数学中,微课的选择需要立足于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等进行选择,对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等领域的教学,可以更好的发挥微课的教学优势[3]。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制作一些轴对称的相关图片及对折过程的视频,引导学生判断视频中的图形是不是属于轴对称图形,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深入理解轴对称的本质。
(三)微课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
        小学生的数学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为了照顾全体同学的学习进度,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往往是最基础的[4]。这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无法满足其求知欲,但是微课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使学生在课外也能进行数学学习。此外,微课还可以针对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可以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微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教师的教学节奏,增加教学容量,最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微课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微课最大的教学益处,就是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时段调整微课教学[5]。在新课导入时,微课应以引导为主,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做铺垫。微课主要以视听结合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通过色彩丰富的画面吸引小学生的眼球,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在,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点。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一课时,教师利用微课视频为学生展示《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三角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复习》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分别以长方形的两条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什么形状呢?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什么形状呢?构建平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来解决相关问题。教师借助微课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结合的演示讲解,直观形象,学生经过观察想象,猜想思辨,合情推理,微课验证。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二)利用微课启发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一些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对新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教师运用微课能将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有效降低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进行课堂练习,引导学生自主探讨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将圆柱形木料锯成两个圆柱或沿底面直径锯成两个半圆柱表面积的变化,教师利用红萝卜做圆柱模型,动手操作,横切、纵切萝卜,拍摄制作成微课,学生直观的理解截面增加减少表面积的变化,解决一些错综复杂的变式问题。
(三)合理运用微课,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
    微课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手段,但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课堂教学,合理的运用微课辅助教学,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制作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考评系统对学生进行测试,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开展高效的个性化辅导。还可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梳理。例如,结合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线上学习及作业情况,把知识重难点和疑点或学生易错题型制作成微课,引导学生回忆和整理知识,梳理原有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教师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而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方法,它的短时性适应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它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思考,在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樊小宁.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上旬,2019,(7):115.
[2]刘兴荣."借助微课,翻转课堂" ——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9,(6):116-117.
[3]刘永胜.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研究[J].学周刊,2018,14(14):137-138.
[4]张迅.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新课程·上旬,2018,(12):118.
[5]郭菊红.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9,(29):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