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薛筱涓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5期   作者:薛筱涓
[导读] 微课是在课程改革下,创新推出的一种教学方式
        摘要:微课是在课程改革下,创新推出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微课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语文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
        微课是将课本内容,运用多媒体视频的新形式,结合各类有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知识的一种课程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微课直接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以短小精炼的形式将学习内容模块化,针对性的将学习内容分块细化,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

一、利用微课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老师,特别是对于小学生,他们对新事物更好奇。传统的教学通过静态方式,使学生很容易在上课途中走神或者分心,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长此以往导致缺乏学习兴趣。比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训练,单纯地进行阅读让孩子感觉很枯燥乏味,所以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可通过录制有关阅读的阅读教学知识小视频,让孩子明白书本与生活息息相关,书本来源于生活,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通过微课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学会质疑,然后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自觉坚持阅读。
        教科书上的知识也有限,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容易进行发散思考,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字句的讲解,其文字背后的深意,传递的思想感情,运用的写作手法都值得挖掘讲解。微课的引用,可以将课堂变“活”,运用新媒体网络技术动态进行呈现,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学视频、动画的使用也将传统的文字教学以学生为出发点,用学生喜欢接受的形式进行教学,也让课堂知识丰富多彩,以更全面的维度进行授课,让学生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利用微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习语文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合理整合教科书的知识点,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微课教学可以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并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程度找到自己想学习的部分,充分利用课堂和课余的时间,反复观看直至掌握知识点。同时借助课后习题,可以给阅读教学的微课统筹好课时。例如在教学《月是故乡明》一课中,通过微课展示作者童年家乡月夜的美景与世界各地月亮的对比,教师可以预留时间让学生思考,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得到了什么启发,激发学生发散思维,进入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索之中。
        课后习题,低年级一般一、两道题,其中一个关于读或表达的题目,可以作为一个课时进行设计,而另一个关于词语、句式等基础知识的训练,可以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穿插进去。这样一般可以两课时完成教学。因为低年级把课文读准、读正确这个能力没有完全形成,还有很多读书、写字的习惯也没有养成,可以再单独拿出一个课时完成。中、高年级的学生,对于这些内容可以通过预学单布置预习完成。这样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照顾到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进度。


       
三、设置环节,重点细化教学
        落实有效教与学,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微课的制作要满足目标明确、重点落实、课内外联系、新旧知识打通等方面。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需要一个预热的过程,单刀直入的开始,学生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影响教学质量。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五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可以从雷锋的故事为开头,导入新课。一年级下册第四课《四个太阳》,以《种太阳》这首儿童歌曲导入。无论用何种方式方法途径技巧,都要求切入主题的方法、途径引人入目,力求新颖的同时,要与题目的关联紧凑,迅速切题,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内容的讲解。这样的导入作为学习活动之前的热身,可以更快的将学生带入教学场景。知识的学习需要循序渐进,要一步步训练。要给孩子们提问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才能思考更多的问题,思维的训练才能跟上,没有了思维训练的练习,只是练练知识而已。低年级的练习方式要活泼、多样;中、高年级的训练注意把训练任务表达准确,让学生能都读明白问题,分解动作去练习。借助微课,引导学生反复思考,搭建学习的支架,让所有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突破重难点。

四、把握内容容量,保持课堂互动
        根据内容和对象确定微课时间。一节微课的长度的一般标准是:小学1-4年级不超过5分钟;小学5-6年级不超过7分钟。不要在一个微课中融入过多的知识,避免模式化,不要求全。同时微课要有恰当的提问,根据学习者的情况,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促进学生思考。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由易到难,触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例如在教学《小马过河》一课中,将知识点分为:生字笔画笔顺、要求掌握的字及组词、易错字、反义词、课文分析、难点解读和课堂小结。最后结合识字知识点布置辨字组词、选词填空等课堂作业加深印象。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巧设问题,层层引导,将知识点通俗易懂的传递给学生。
        教师可根据内容考虑是否出镜和出声,旨在让学生品味内容认真思考时,不宜出镜和出声。对于教师出镜,师生互动和场景切换较多的视频,建议进行后期处理,使字幕、特效声音和画面同步,保持视听一致性。课后为了让孩子们学到有效的知识,教师可以在班级群及时答疑释难,同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微课提前发送给家长,让学生在家长的监护下做好预习和复习。还要有作业的设计,并对学生的作业也做到全员批改、指导,对优秀的及时鼓励表扬,对有错误的学生及时通知修改,及时与家长沟通。

五、结语
        时代发展的脚步在变快,教师也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微课的优势,满足学生自主性、选择性、灵活性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掌握方法,学会阅读,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活力同时也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春. 浅谈“微课”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C].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333-334.
[2]李永鹏.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20(10):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