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其对提高个人表达能力、自身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中语文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所以学习必须重视学校阅读教学。本文通过分析阅读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介绍阅读的多种方式,为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思考
目前,高中语文教育面临整改,新课改的推进给语文教育提供了新要求、新思路,更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感悟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制约着新教育的推行,许多教师无法真正将课改精神贯穿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高中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改精神,调整教学方案,将阅读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努力[1]。
一、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全科学习的能力和素质,涉及历史、科学、人文等各方面。随着语文学科内容越来越难,学生对于文章理解难度增加,学生对于文章文字的使用理解不是很到位,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难度,积累文章的创作习惯和方式,培养自己对文字的敏感度,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对文章情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同时,养成长期阅读的习惯,也非常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底,非常有助于语文课程的学习,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创作水平和自身文化素养[2]。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体悟
为了让阅读教育呈现明显效果,对学生阅读体悟性的培养非常必要。
(一)问题式阅读
问题式阅读是指带着问题进行文章阅读。教师在学生可以阅读学习之前给出相关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自己的阅读思考,每位学生都会有独特的理解方式,会对课文有独到的体悟,也能避免学生盲目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和语文学习效率。例如,在朱自清《荷塘夜色》这篇文章学习时,教师可以提前给出问题:“文章中都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为什么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通过这些问题增加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学生会带着问题进入文章阅读环节,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可能还会自己体会到文章中其他值得思考和讨论的部分,这样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3]。
(二)探究式阅读
探究式阅读更倾向于问题的多元化解答。由于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对文章的理解侧重点、关注度和方向都不一样。探究式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探讨,不同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感悟,有利于学生丰富和建立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更新阅读方式,能够大大提高阅读效率,帮助语文课程的学习。
(三)体悟式阅读
文字表达的多样化使得内容具有丰富性的特点。
不同读者的对文章的见解都是不一样的,学生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会丰富自己的感受,积累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不同风格内容,可以有诗歌小说,也可以有新闻散文。主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独特的阅读风格和理解风格,培养自觉阅读能力。
三、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将阅读教学方法融入教学过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应该加强的部分。下面是针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提出的改进措施。
(一)注重课外阅读
现在对学生阅读面要求非常广,只靠教材中提供的阅读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发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注重课外资料的延伸,帮助学生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阅读水平。在《林黛玉进贾府》讲授后,教师可以推荐课外读物《红楼梦》,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找来这部经典作品阅读,从整体上把握作品背景和风格,通过对文章中人物特点的揣摩,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丰富阅读课外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接触到更多课外知识,更对文章有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及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
(二)注重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
语文教学的改革离不开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学生经过大量阅读,积累了许多文字词汇,写作方式和技巧。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将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创作中,与思维进行融合,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写作特点。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比如: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重点批注,写下自己的一些看法,也可以读完自己喜欢的文章或者书,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运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也可以适当结合阅读过程中学到的优美词汇、高级句式以及写作技巧。这样,学生不但在阅读中学到知识,还能够学以致用,让阅读真正发挥实际意义。新课改推进,阅读教育和写作方法的同时跟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感悟以及创作能力。
(三)阅读教学要与互联网结合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生阅读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各种网上阅读和公众号的发展,网络上的好文章大量涌现。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比较适合的阅读平台,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创建交流群,没有了在学校师生间的约束,学生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便于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对教学方案进行完善。
结语:
语文作为提高文化素质,全面提升文化素养最重要的学科,教师必须用新的思想和方式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培养对语文学科的感情和自觉学习文学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种方式阅读,全方面阅读,积极收集积累阅读感悟,将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让阅读发挥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治中.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语文知识,2017,03:78-79.
[2]陈祖臣.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学周刊,2017,11:145-146.
[3]王芳.关于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J].黑河教育,2018,0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