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一项较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大识字教学的力度,立足学生对识字兴趣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才能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调研发现,小学识字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学方法要贴合小学生的天性,激发小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基于此,本文针对如何激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识字兴趣来进行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激发兴趣;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与阅读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对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也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小学生的记忆能力、识字能力有限,而且小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开小差,大大降低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激发小学生对识字的兴趣与热情,开展有趣、新鲜的识字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人,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那么,针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当如何激发小学生语文识字的学习兴趣呢?
一、营造和谐、平等的识字学习氛围
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是以兴趣为驱动的学习者[1]。调研发现,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活动的时候,仍然注重小学生识字的“量”,一味的让小学生认识更多的字。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代学生的教学需求,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小学生的内在入手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和谐、平等的识字学习氛围。只有构建和谐的语文识字课堂,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促使小学生在学习中融入情感,应用记忆思维去识字,成为主动识字的学习者。
例如,以部编版小学语文识字板块的《传统节日》为例,该课文要求小学生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小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基于学生的兴趣来进行识字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导入节日图片,如春节、中秋等节日,并且以谈话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比如教师可以问:“同学们,你们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代表了我国的什么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最后由小组自由汇报讨论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深入小学生的内心,以读儿歌,随文识字的方式来开展识字教学活动,让小学生借助拼音来自由读儿歌,尽可能以亲切的语言要求学生在拼音的帮助下将读音读正确,难读的词可以多读几遍。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出示课件,将词语的顺序打乱,如“传(chuán)统(tǒnɡ)?、贴(tiē)窗花”等,以轻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巩固识字,提升小学生对识字的记忆思维。同时,为了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帮助教师构建和谐、平等的识字教学氛围,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识字竞赛,让学生看图识字学词,如“大街小巷”字义是什么?教师组织小学生以抢答的方式来回答,要通过自身的观察,去了解生字结构,发现生字的书写规律。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和表扬,树立小学生识字的信心;对表现一般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鼓励小学生激发识字的兴趣与热情。
二、为学生创设识字的情境,激趣乐学
由于二年级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在识字中也有可能会出现因为不想学就不学的现象。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顺从二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巧妙地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地教学情境,确保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2]。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本文认为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识字教学内容来为小学生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识字,进而保证小学生只能通过自己的感知去体验生字、生词,并且将所学的生字、生词合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以“中国美食”的识字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开火车识字”的游戏化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识字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生词、生字等[3]。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出示几个食物的名称:“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红烧茄子、烤鸭、水煮鱼、葱爆羊、小鸡炖蘑菇??蒸饺、炸酱面、小米粥、蛋炒饭”。教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放火车行驶的音乐,引导学生将开火车的声音记住。随后,教师组织小学生按顺序读字词,其他同学就一起发出火车的声音。如果学生在说字词的时候不会读或者说错了,全班的“火车”就要停下来,学生以自由回答的机会来充当“维修员”去纠正发音,再继续“行驶”。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充分调动课堂教学的氛围,大大提升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
三、识字教学生活化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识字教学,提高小学生识字的运用能力[4]。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生字,掌握识字地正确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动画片的名字、常见广告牌的标语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可以通过查阅字典等方式来识字,通过自身的感知和体验去记忆生字、生词等[5]。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以认班上学生的姓名来识字,记住班上同学的姓名,认真观察同学姓名的结构,发现生字的书写规律,提高识字的记忆能力和书写能力。这种生活化的识字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有助于小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能力等,基于学生兴趣来开展识字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与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环境去识字,扩大识字的量,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永春.论如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小学,2017(9):184.
[2]高登祥.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探索[J].学周刊,2019(36):58.
[3]甘小燕.小学语文高效识字教学初探[J].数码设计(下),2019(12):378-379.
[4]周微微.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如何凸显趣味性[J].神州,2020(7):95.
[5]李珊.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浅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