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6/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5期   作者:杨旭霞
[导读] 数学对于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要:数学对于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业是老师和学生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作业也是体现小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知识技能的理解程度,更是检验教育教学成果的一种标准形式。语文、数学、英语被称为是国民基础教育三大科目,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科目更是占据了三分之一的位置。数学作业是数学教育教学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部分,但是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们发现现在的很多作业布置都比较单一,大多都是以题海战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所产生的效果反而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能力提升产生不好的影响,这是由于老师对数学作业功能认识不到位产生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改革;教育方法
        所有人都知道,要想提高数学成绩,一定少不了做练习题,老师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在课堂上和课后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不同种类的数学练习题,以此达到增强学生学习水平和锻炼学生思维模式的目的[1]。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学生一提起数学作业,就会显得非常头疼,变得很消极,也不是很想做数学作业,这样就会使老师的课程进度减慢,给教育教学带来很多不便。这就要求老师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刻不容缓的改革。
1让作业的内容更加丰富
        我们需要让小学数学作业的内容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才能达到提升创新意识和服务的目的,让每位小学生,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在数学教育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1从教材中精挑细选作业
        为什么要写作业,是因为要对每段时间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巩固、复习和合理运用,是一种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仅仅以完成课后习题而布置相关作业,而是需要谨慎思考,在选题上多判断,根据本班小学生的年龄情况和学习状况进行,以发展为主,从教材中选取一些比较合适的练习题,也可以对所选的练习题进行适当的变化,以达到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目的。
        1.2根据教学内容大胆改编数学作业
        1.2.1将“封闭题”改编为“开放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开放类型题目的答案一般都没有固定模式,多种多样。而且开放题一般都是以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思维创造力为目的,所以这类开放式习题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看图列式题中加入开放性的习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比如改成:1.如果你是小明,你在买雪糕的时候怎么做才能达到平均分配呢?2.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愿意主动思考问题。
        1.2.2增强作业的趣味性,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为了增强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首先要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引导者,只有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才能让学生在面对作业的时候产生相应的学习动力,达成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老师要想进行作业改革,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2]。老师在给学生设计作业的时候,应该按照学生个性化和目前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发展情况进行作业设计,不能让作业变得枯燥,要设计相应趣味类的作业习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作业的题型也应该更加的灵活多变,一种题型不应该只有一种解题思路,让数学学科作业成为提升学生与学生间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开拓学生视野,淘汰单一、枯燥的数学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极有效的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老师还可以通过类似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这样的游戏推算和数学小故事增加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3拓展作业内容,加大课外作业的延伸性
        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可以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分享数学小故事,日记等形式记录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也使得学生对于数学学科更加的有兴趣,也让数学学科更加充满活力,有助于老师及时发现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不同的思维特点,增强师生关系。
2提升作业的探索性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探索性都非常强,要想学好数学知识,仅仅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课后的练习题来提升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探索发现新知识,让学生能主动学习学科知识,通过自己思考、动手实践主动培养学生相互沟通交流的能力。

所以学生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留有一些想象和探索的空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沟通和探索的方式和其他同学产生一些学习方面的交流。
3改善作业形式
        3.1作业数量要少,内容要精
        关于数学学科方面,不懂的同学不管习题练习了多少遍,还是会觉得不懂,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即使是懂得同学,习题做的多了也会产生烦躁心理,这基于数学具有很强逻辑性的原因。所以,需要通过改善作业形式来改善这种情况,老师应该根据每节课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应的作业,主要以巩固上课所学内容为主,衍生发展为辅。在作业设计上达到少且精的状态[3]。少,指的是作业习题少。在课堂内尽量做到当堂的内容当堂消化、吸收。课外作业的习题量也应该得到一定的控制,一般情况下,一二年级基本上都是没有课外作业的,其他年级的学生作业完成的时间一般控制在半小时或一小时内。精指的是指设计的作业习题内容要精练,选择的习题都是应该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能直观有效的突出知识重点,最好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一种类型就是一种典范,而不只是搞机械重复,做无用功,真正做到同一类型题目不多做的效果。
        3.2作业难度要适中
        老师在平常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设计中,通常为了避免麻烦,方便省事,一般都会给一个班级的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无法看到学生个性化和知识层面的差异性。这样经常会导致能力好的学生“没吃饱”,能力稍微弱点的学生“吃不了”的情况发生,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习充满兴趣,尤其是数学学科,首先得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且最重要的是,学生所完成的作业,一定要与学生所学的知识水平相适宜,这样才能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水平,适宜的习题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过于难的习题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学习上的挫败感,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对作业不在有兴趣,只会觉得枯燥、单一,无法开启学生的思维,反而容易形成不好的思维模式。所以,针对不同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化情况,需要对每位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为他们确立目标,设计难易有差异的作业,符合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
        3.3作业形式要多样化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发现,真正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仅仅依靠于记忆来达到目的,更好的方式是通过相应的动手操作等达到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和目的[4]。所以,数学作业不能仅仅局限于书面作业,根据新课程理念下的看法,作业也可以被看作是一项活动或者一个方案,比如是调查实践、小课题研究等等。
        3.4评价要适当
        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是一门艺术,课后的作业评价也同样是门艺术,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这是新课程理念下老师对于学生评价的重要指导思想,更是要求老师对学生数学作业进行科学全方位的评价,有利于数学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评价所产生激励教育的优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习惯。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关注教育教学的时候,除了关心学生答题的对错,还应该多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思考学生的答题策略,要让评价方式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式,倡导多元化评价,发散性思维,拒绝单一完结型评价。
结语
        为了完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体系,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针对如何增强作业趣味性和探索性等话题进行作业改革,总体来说,小学数学的改革路还很远,需要一步步慢慢去完善。老师需要根据各个班级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化发展,灵活应用文章中提到的方法,合理改善目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5]。在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上,为了达到小学生减轻负担,提升效果的目的,应该更大胆合理的改革和创新数学作业的模式和内容,使小学数学作业变得更加有趣、生动、有强烈的探索性,一切以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前提,让小学生数学作业由单一模式向布置作业更加有趣多样型转型。
参考文献
[1]陈良锋.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学周刊,2020(10):23-24.
[2]王槐.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学周刊,2018(11):54-55.
[3]李楠楠.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7.
[4]马金萍.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案例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一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251-273.
[5]毕珍妮.提高小学数学作业效能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