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中职学校入门的标准降低,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参差不齐,在平面设计课的实际教学中,若是采用以往的教学手段,教学的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很多学生在平面设计方面,无法形成满足社会岗位能力要求的技能水平。微课的短小精悍特点,对学生兴趣有着一定的激发作用,将微课应用到平面设计课中,可以将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兴趣充分激发,并帮助学生解决平面设计的一些重难点。本文分析在中职学校平面设计课中如何对微课展开应用,希望对提升平面设计课的教学效率是有帮助的。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微课应用
前言:平面设计课的重要教学目标,是为了培育学生在相关软件的帮助下,进行平面作品设计的能力,在平面设计课中若是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对于很多零基础的学生来说,难以在平面设计方面形成良好的技能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结合微课的实际应用特点,为了提升平面设计课的实际开展效果,教师可以对微课展开合理应用,提升平面设计课的实际教学质量,实现平面设计课的教学目标。
一、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课教学现状
(一)对学生来说软件操作的难度比较大
平面设计需要在一些软件上基金操作,比如PS,对平面设计人员来说,要想完成作品的设计,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掌握软件操作的方式,但是这些软件有一定的专业性,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对这些软件有一定的掌握能力,这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因此可以说,软件操作能力的缺乏[1]。成为了很多学生在平面设计课中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若是无法对软件操作的方法进行掌握,就会影响到学生对平面设计课的学习信心。
(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很多教师在平面设计课中,会对学生讲授一遍,学生照着做一遍。这样就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非常被动,没有足够的主动探索精神[2]。对平面设计课展开学习比较片面,容易让学生仅仅是将知识记住了,但其实设计的能力并未得到提升。
(三)平面设计课的授课难度大
平面设计是对理解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新力要求比较高的领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软件操作以及使用技巧,很多的教师本身缺少一定的创新意识,难以培养出具备创新意识的学生。因此在平面设计课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生动以及创新的教学手段[3]。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充分激发,保证平面设计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学生能拥有的学习资源有限
对于学生来说,在平面设计方面,除了能在平面设计课中进行学习,其他的学习渠道是十分有限的,平面设计是对设计者的知识视野要求比较广泛的工作,若是学生本身视野不够广阔,想象力无法得到发展,就无法设计出非常有创造性的平面设计作品。
二、平面设计课教学中微课的应用
(一)在预习中使用微课
教师要将课标作为主要的依据,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平面设计课的任务模块分成不同的重点,按照知识的逻辑性以及系统性,制作出微课资源,将平面设计课的微课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需求,对微课进行随时获取。另外是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结合平面设计课的内容,让学生借助微课进行预习,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进行提前掌握,然后带着问题在平面设计课中进行相互探讨,这样学生对平面设计课的学习就会变得主动。
(二)新课导入环节使用微课
平面设计课的导入环节精彩,就能将学生注意力充分吸引过来,借助微课生动性以及趣味性的特点,为平面设计课营造出非常生动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视频以及声音的刺激下,学习的热情就会被调动。另外是教师借助微课,为学生设置教学情境,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全身心进入到平面设计课的学习状态中,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为平面设计课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开端。
(三)实践拓展中使用微课
在实践操作中,很多实践训练融入了一些知识点,同时操作的步骤非常复杂,但是学生一时之间无法掌握,但是课堂的时间是有限制的,教师不能给学生无限制的时间去对一些步骤进行详细分析。在微课的帮助下,一些复杂项目的训练中,可以将一些重难点分解,分成一些小的知识点融入到微课中,学生若是遇到一些不懂的地方,可以在微课中找到解答,另外是一些步骤经过分解,学生可以进行重复播放或者回放,直到学生将这些步骤掌握。
结论:总之,中职学校开展平面设计课,教师需要加强对微课的应用,降低学生在平面设计课中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对平面设计的兴趣以及学习动力,在微课的帮助下,平面设计课的教学效率会得到显著提升,学生对平面设计课的印象也会得到改变。
参考文献:
[1]邢秀芳.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探索教——以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21):150.
[2]刘远庆.“微课”与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融合及应用策略——以《Illustrator平面设计与制作》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160-162.
[3]朱娅晶,王筱丹.“3+4”项目中职段和传统中职课程体系的对比研究——以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7,30(01):92-96.